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楼主: 蔡君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年前的历史照片-罗岗

[复制链接]

1147

主题

3256

帖子

41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51
发表于 2019/1/23 11:3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司徒雷登在中国办教会的燕京大学,
共产党的电视不是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吗??? 洋人办了梅州的黄塘医院,造福至今,不是好事吗???

38

主题

1955

帖子

23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52
发表于 2019/1/23 19:09 | 只看该作者
研究一下百年前男女服饰

18

主题

120

帖子

1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1:40 | 只看该作者
史丹人 发表于 2019/1/23 19:09
研究一下百年前男女服饰

呵呵,这个需要有点年纪的人来做比较好,因为我很少看过传统服饰,而且这方面的照片也少,希望有志之士提供些照片等素材,不过根据百年前的照片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年人的服饰来看,兴宁人的服饰与应该与畲族和瑶族的服饰有莫大联系,也就是说以现在人的眼光看,那是民族服装,跟傣族、壮族参加表演时的服装。不过很明显这些服装是非常简单质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上年纪妇女的头盖,还有背小孩的背带,这些又说明兴宁人与传统的畲族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畲族是意思就是刀耕火种的山民,妇女背着小孩耕作应该是常态,但男性应该是渔猎和耕种,而不是懒惰与崇文。
         所以总体的状况应该是女性服饰接近少数民族,男性服饰与一般汉族无异,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跳出来,其实这个问题一百年前罗香林先生那批“客家人”致力于发明“客家人”这个概念并证明“客家人”是汉族的分支。这也很大程度说明当时广东的其他族群对“客家人”的汉族身份有不同意见,才会有这个证明,以至于出现多次“客家人”是从中原多次迁徙至此的说法,也有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传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创造。一方面汉族本来就是创造的概念,是一群汉字文化圈的人在唐代后期开始创造的族群概念,用强大的征服了草原民族的汉朝来映射衰落的大唐,在唐朝鼎盛时期,唐朝人会以“唐人”为傲,“安史之乱”后则用“汉”来比照追思。宋的军事相对弱势更加剧了“汉人”,这个汉字文化圈的人群的成型,也就是说汉人一方面的文化概念,另一方面是与周边族群相对而创造的群体,这是一个开放的族群,不断吸收周边的人群,当然包括现在的兴宁人,所谓的“客家人”。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兴宁男性服饰与其他汉人无二的原因,因为男性读书,不断加剧对汉字文化圈的认同,加深对这个传统的认同,同时读书人群体是相对流动的群体,奇装异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服饰不断被同化,而传统兴宁女性相对固定在一定的活动区域,而且交际圈较小,因此传统兴宁女性服饰保留了较多原本传统色彩,因此研究传统服饰较多从女性服饰入手,而研究男性服饰的较少。另一方面女性服饰很大程度反映出兴宁人与畲族等百越族群有莫大关系。

18

主题

120

帖子

1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2:33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史丹人 发表于 2019/1/23 19:09
研究一下百年前男女服饰

呵呵,这个需要有点年纪的人来做比较好,因为我很少看过传统服饰,而且这方面的照片也少,希望有志之士提供些照片等素材,不过根据百年前的照片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年人的服饰来看,兴宁人的服饰与应该与畲族和瑶族的服饰有莫大联系,也就是说以现在人的眼光看,那是民族服装,跟傣族、壮族参加表演时的服装。不过很明显这些服装是非常简单质朴,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上年纪妇女的头盖,还有背小孩的背带,这些又说明兴宁人与传统的畲族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畲族是意思就是刀耕火种的山民,妇女背着小孩耕作应该是常态,但男性应该是渔猎和耕种,而不是懒惰与崇文。         所以总体的状况应该是女性服饰接近少数民族,男性服饰与一般汉族无异,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跳出来,其实这个问题一百年前罗香林先生那批“客家人”致力于发明“客家人”这个概念并证明“客家人”是汉族的分支。这也很大程度说明当时广东的其他族群对“客家人”的汉族身份有不同意见,才会有这个证明,以至于出现多次“客家人”是从中原多次迁徙至此的说法,也有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传说,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创造。一方面汉族本来就是创造的概念,是一群汉字文化圈的人在唐代后期开始创造的族群概念,用强大的征服了草原民族的汉朝来映射衰落的大唐,在唐朝鼎盛时期,唐朝人会以“唐人”为傲,“安史之乱”后则用“汉”来比照追思。宋的军事相对弱势更加剧了“汉人”,这个汉字文化圈的人群的成型,也就是说汉人一方面的文化概念,另一方面是与周边族群相对而创造的群体,这是一个开放的族群,不断吸收周边的人群,当然包括现在的兴宁人,所谓的“客家人”。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兴宁男性服饰与其他汉人无二的原因,因为男性读书,不断加剧对汉字文化圈的认同,加深对这个传统的认同,同时读书人群体是相对流动的群体,奇装异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服饰不断被同化,而传统兴宁女性相对固定在一定的活动区域,而且交际圈较小,因此传统兴宁女性服饰保留了较多原本传统色彩,因此研究传统服饰较多从女性服饰入手,而研究男性服饰的较少。另一方面女性服饰很大程度反映出兴宁人与畲族等百越族群有莫大关系。

18

主题

120

帖子

1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3:11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认为单纯强调“客家人”是中原一步步迁移过来的,这有失偏颇,而且不是事实,因为这个模型太理想化了,即使历史上真有其事,绵延几百年的陆续迁徙竟然还保持纯粹的血统,这应该做不到。此外从建筑、墓葬等风格来看,我们跟其他汉人都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不像是中原风格,虽然北方经历多次种族融合后有了很大变化,但很难从兴宁的传统中找到中原的影子。当然这也不是说“客家”区域完全是土著而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谓从五胡乱华,永嘉南渡开始算起,似乎太远,宋朝南迁以及南宋灭亡,应该是这个区域开始明显汉化的开端,而且农耕在这边区域不断深入,导致畲族、瑶族等山民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这个地区的融合,尤其是科举制使这一区域的精英变得崇尚儒家,快速汉化,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因为从明朝的历史记录可以看出兴宁县城周边还是有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从兴宁城墙建造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周边还有保留尚武精神的群体,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兴宁人尚文与尚武并行。明朝正德年间,王阳明镇压了五岭一带的叛变,相关记录显示山里住着大量非汉人,由此可见明朝这里的汉人认同还未彻底,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进一步深化汉化,而清朝入关则更是加强了这一认同。
可见汉化认同是一个过程,而非直接从中原迁过来这么简单。而这一区域语言的相似性更是说明这一点,这个地区的传统更为隆重,如今被“客家话”的语言与中原语言差异巨大,官话和畲瑶语的痕迹明显。近代民族主义以及身份认同,掩盖了这些,而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全面处于劣势,才会有近代有识之士想创造和证明“客家人”是汉族的分支这个命题,争取与广东其他族群有相同的待遇和地位。
这也同时是我们想研究兴宁人的历史恢复其原本面目的原因之一,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从传统中吸取本身的尊严与荣耀,不需要谁强大就证明我是谁,兴宁人就是兴宁人,回归本真。

18

主题

120

帖子

1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4:5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客”也不是凭空创造的,在历史记录中嘉应州迁入广府地区的人群被成为“客佬”、“艾佬”,而且是带反犬旁的,当然这是他者的蔑称,他们的迁出的原因是番薯的传入和种植造成山区人口膨胀,而经济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南迁,进入广府族群周边的山区如从化、花县等,而他们的迁入和刻苦的秉性也同时压缩了广府人的生存空间,才会有异族的蔑称来称呼新移民。而且这一过程明清以后不断加剧,尤其是清朝先迁界禁海造成广东沿海的空虚,然后政策的放松“客家人”陆续移民到当时的宝安等一代,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的时代深圳本地人很多是“客家人”的原因。
     而“客”正是在这个环境下产生的,当西方人在南洋接触到广东人后,被告知这里有一个被称为“客佬”的族群的时候,当传教士进入广东传教的时候,便创造了“Hakka”这个称谓。下引360百科:“客家,是一个经过人工构建具有山区少数民族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散、比较弱势的民系之一。从宋朝开始,粤赣闽三地交界处的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畲族、峒族等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客家人的首要交流语言是客家话。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畲族文化、百越文化,又融合了古代汉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丘陵上的民族。”

18

主题

120

帖子

155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6:40 | 只看该作者
在上世纪罗香林等先贤的努力下,不但去掉了原来的反犬旁,而且将他指改成自指,去掉了负面的色彩,而凸显“刻苦耐劳”“崇文”等属性,以致嘉应州之人自豪地自称“捱系客家人”,然后原来被广府人指称的珠三角周边的“客家”方言群体居于历史记忆却不大接受这个称谓。当然看港剧或者香港六七十年代的聊天,仍然有“客家婆”这个被揶揄的意象。吃苦耐劳是一方面,穷困的状态估计是被主要被取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们一直很难明白为什么这个群体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从科场贡生名额的分配,到咸丰年间“土客械斗”,太平天国时期“客人”深入参与,正是其中的反弹。

23

主题

689

帖子

21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58
发表于 2019/1/28 16:32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研究下客家菜?个人觉得传统客家比较单一相比较广府菜潮汕菜,广府菜的口味好像也得不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但鹤佬鬼搞出来的,好像东南西北的人都很认可而且花样也多

23

主题

689

帖子

21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59
发表于 2019/1/28 18:17 兴宁A8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老厦数,让豆腐,做肉圆,红焖猪肉,炸腐卷,全部材料都是山地出的原料做材料黄豆和猪?哈哈

0

主题

9

帖子

9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160
发表于 2019/2/21 08:54 | 只看该作者
心平气和讨论一下就好,何必大动肝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7 03:5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