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关于羊肉的吃法,不得不提最脍炙人口的涮羊肉。《旧都百话》有记载:“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于是我们得知这一吃法的最初源于游牧民族。而它真正发明者,是术赤的儿子,拔都。成吉思汗大儿子是术赤,在西部汗国成立,病死以后,接替术赤是拔都,指挥蒙古铁骑蹂躏了欧洲,蒙古铁骑很强悍,很彪悍。不过吃粮食不抗饿,于是他们需要大量吃肉。羊肉御寒效果最好,蒙古兵就是大块煮羊肉吃。拔都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他在指挥过程中,发现骑兵是机动性很强的,速度很快的,大块煮肉慢,所以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而那时候吃法很简单,就蘸盐吃,所以适合于行军打仗。
有趣的是,涮羊肉的铜锅,样子很是奇特:把锅子盖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蒙古包,而锅子盖拿掉,看到的是蒙古骑兵的军盔,而现在蒙古族姑娘的帽子,也都像个锅子。据说《马可波罗游记》里有记载,马可波罗在元大都皇宫里吃到了蒙古火锅,所以英文、法文对涮羊肉的翻译,则是Mongolia。
说到涮羊肉的名字由来,还要从忽必烈说起。传说忽必烈去征伐一个部落,天黑了,安营下寨,这时厨师就要给他做饭,可是这个探马一报,有人偷袭。厨师慌了,他要是因为吃饭,贻误战机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灵机一动,想起这种方式,他就把肉直接搁锅里了,忽必烈吃了一次最完整的涮羊肉。这场战争胜了以后,他心情很高兴,更感觉到这个方式,就是比较适合于他行军打仗。他很推崇,把它定名为涮羊肉。到后来日本人和韩国人则说得更露骨,说成“吃忽必烈”、“吃成吉思汗”。(记者周人果 实习生梁国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