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这群人在奔走呼号?
初冬的傍晚,华灯初上,夜幕下的兴城仍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东风段人民大道宁江河堤……大排档小饭店,小工薪阶层抑或劳苦大众三五成群、呼朋引友聚在一起品尝美酒佳肴,行得正坐得直,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省巡视组进驻或离开的影响,相对那些高档酒楼饭馆,由于官员有所收敛,稍微没有了过往的喧嚣,一切似乎很平常。
然而,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群情激奋,奔走呼号!一封《兴宁市民办、代课教师泣血维权诉求》呈现在省巡视组负责人面前,且不断的出现在各媒体网络平台。究竟是谁,让这群人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后高声呐喊,矛头直指政府教育部门?
兴宁,粤东宝地,自古崇文尚武、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武豪杰。不管是九十年代前北半县的煤老板还是九十年后南半县的“破烂王”,抑或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再苦再累都不能苦累孩子”,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是祖祖辈辈的梦想也是最朴实的骄傲。可惜一直以来僧多粥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真正跳出农门的寥寥无几,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各大中专院校纷纷开办形形色色的自费、委培等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不包分配不转户口吊在半空中的“自由”人才。时逢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教育系统人员缺口巨大,在利益的驱动下,招收大量的这些两不沾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成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丰功伟绩”!
请神容易送神难,廉价的劳动力够给政府和教育部门带来了丰厚的利益和政绩,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化变和落实,98年93327文件的到来和执行,93327成了民办代课教师的大限。民代教师问题成为兴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烫手山芋,不断的私自扩招不断的进入,区区百万人的县级市就有数千民办代课教师因不符合条件无法转正,成了政策的重灾区!据民间传说,多年来上级不是没有给转正指标,而是给教育部门倒卖了!这虽然没有真实证据,但当年一些已快下马的像棉纺厂针织厂等一夜之间多了很多待岗职工,然后便有很多很多昨天还满腿泥土今日就洗脚上田岸成了公办教师的有关系的人,里面的奥秘你懂的。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和教育部门自食欺下瞒上的恶果,一招再招导致无法控制,官员不顾历史的骂名使出烂招绝招,99年以自创具有兴宁特色的“以工代教”考试自三千多名(含没有资格参考的临代教师)中录取250名合同制教师,落榜的在后两年内遭全面清退,其中不乏教育骨干也难逃厄运,也许他们至今还不明白下岗的怎么会是自己,事实上当时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考试不仅提供的资料五花八门,不少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干部职工利用手中的权利倒卖假资料假信息欺骗老实巴交的民代教师,甚至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信息闭塞的年代,没有公平不公平,胜者为王败者寇,一切都是浮云……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突然下岗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无奈的背井离乡,一无积蓄二无社会实用技能,他们的命运多了一份沉重的挫折和打击,辛酸的经历只有他们自己心知。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离开三尺讲台并不意味他们从此萎靡不振,其中也有不少精英一样走出了阳光灿烂的大道。但可悲可恨的是,他们的离去,代课教师的故事在兴宁并没有就此结束!2000年大面积辞退民办代课教师后,教育部门一样继续玩弄伎俩,仍然不断的招收代课教师,辞了招招了退,导致今天,在咱们大兴宁仍然存在不少代课教师延续他们的悲剧……广东省政府于11月16日下发加急文件,调研摸底全省民代遗留问题,也许将来会以智慧的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当年的委屈终于有了诉说的地方,民代都希望能够得到应有的权益将情况真实反映。当各地积极执行省府文件要求时,咱们一直按老二自居的大兴宁却杳无音信丝毫没有反应,在文件截止日期最后半小时的上班时间才姗姗来迟转发文件信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面对教育部门如此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群情激奋振臂高呼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来官场多争斗自古文人喜相轻,不少官员都从基层做起,深谙百姓弱点。他们一步一步上来后便成了狠角色,崇尚吃喝讲究排场注重面子,对待弱势群体却是心狠手辣阳奉阴违。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长官们几乎都是来自教育系统甚至也是民办代课出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