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云深处的“小南京”》
陈彦儒
您听说过“小南京”吗?您到过“小南京”吗?请随我来,走进千年古邑兴宁城去逛逛。
写下“兴宁”两字,我的思绪又飘回二十多年前,从西河桥出发,沿着盐铺街的骑楼往前走去,盐铺街一天到晚都是这么热闹,戴着斗笠、挑着担干的农妇们和卖青菜、卖鱼虾、卖水果、卖草药的摊贩挤满街边,而在两边骑楼内,则开着杂货店、中药材、小五金、糖烟酒、及种籽店等各类店面,讨价还价声不绝耳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街面,走路都得缓缓随着前面大腿的移动而挪动。
当年的盐铺街并不算是兴宁最热闹的地方,当时的兴田路及刚开业的东岳宫市场远比这里热闹,每天有众多来自梅州各县和赣南、闽西各县的商贩到兴宁进货。那时的兴田路和官汕路,一到交通高峰期,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把延绵数里的长街挤得水泄不通。
二十年前的盐铺街在脑内一闪而过,我又想到盐铺街名称的由来:地处粤东北的兴宁扼东江、韩江上游要冲,与赣、闽两省为邻,历来商贸发达的兴宁城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成为潮汕食盐销往赣南的转运站,当时从这里转运的盐销售量达750余万斤/年。清朝嘉庆年间,兴宁县令仲振履上任后,看到发展盐业的重要性,决定将各个分散的盐场集中到现盐铺街一带进行交易,并亲自写了“盐铺街”三个大字挂街口,从此,这里成了食盐停放和交易地点。
八月阳光刺眼,盐铺街的骑楼过道常常会摆满竹编、瓷碗、小五金等杂物,当时年幼的我常常不愿意走在骑楼内,更喜欢晒着阳光顺着人流涌向街尾,在那里转两个弯就到了新华书店。
“小南京”的美誉究竟源自何时?有说法源自清初,有说法源自抗战时期,有传说该名出于民国期间视察兴宁的蒋介石之口,有传说该名源于晚清赴兴宁采购盐及毛笔、墨烟、纸扇、草席、土布等兴宁手工业产品的江西商人口碑。
孰真孰假?后来,我在翻阅史籍时,找到了清末诗人杨家彦描写兴宁繁荣景象的诗句:“如山如海闹盈盈,处处灯光庆太平;火树银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而在更早的乾隆年间,吴熙乾的《战马诗》中就题到:“邑为古齐昌,有小南京之谚”。
越过曾学路,再往前走就到了中山西路,当年的县政府、公安局都集中在那一段路,外曾祖父开创的牙科所也在那里,就是这间小小的店铺,当时一直由爷爷掌柜打理,这里供养了外曾祖家涉化工、医学领域的多位大学生,1956年公私合营后,牙科所收归国家所有,爷爷陈英华留下来作牙医,从那时开始有了工资,他的牙医技术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名震粤东。
说起中山西路,不能不提到抗战年间,当时广州、潮汕相续沦陷,大量人口涌入兴宁,广州各地的工厂、学校、报社迁入兴宁,据民国三十年(1941年)《广东经济年鉴》称:“兴宁工业甚盛,其中以织造业为最著,其盛况可为广东各县之冠。每年出土布1200150疋……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之较大市场莫不有兴宁出产之土布。”
新中国成立之后,兴宁一度成为广东八大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占地面积仅2104平方公里的兴宁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中国境内城区建筑面积最大的县城。
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全国施行市管县带来的重重弊端、及交通设施的不足等各种原因,“小南京”在发展中一度迷失了方向。
“小南京”就此沦落了吗?就此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吗?这两年我回了两趟兴宁,发现28米宽的团结路成了当地百姓逛街的中心,流行服饰、家居摆设……充斥着时尚气息的大街人头汹涌,据说,昨天在香港、澳门、广州刚上市的新潮商品,今天就能出现在这里某家店铺的柜台,兴宁商家敏锐的嗅觉、兴宁百姓持续走强的消费能力让久居珠海的我都感到吃惊。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兴宁再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提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新中心城区、旅游产业园、商贸物流园、精致高效农业基地等“三园一区一基地”建设。而规划中的阜鹰汕铁路与广梅汕扩能铁路在这里交汇南下,兴宁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吸引了世界500强的欧尚集团和毅德集团进驻,其中毅德集团计划投资60亿元打造的毅德商贸物流城,成为整个粤东最大的物流项目,集批发、电子商贸、物流、仓储等于一身,可以乐观看到,不久的将来,此项目与当地被列为中国50大批发市场之一的东岳宫市场,一起再度重现“小南京”风采。
本文发表在2013年12月22日《珠海特区报》“悦·海天”,详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