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6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查显示香港儿童遇袭身亡 凶手竟多是父母(图)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9 09:1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委员会认为需要加强宣传子女的生存权利,提醒家长无论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夺去子女的性命。来源 香港《文汇报》

  5月2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儿童死亡个案检讨委员会28日发表首份有关预防儿童死亡事故的报告,发现在18宗儿童遭受袭击而身亡的个案中,有13宗的施袭者是儿童的父母,委员会认为需要加强宣传子女的生存权利,提醒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夺去子女的性命。

  为了预防儿童死亡,香港社会福利署于2011年成立儿童死亡个案检讨委员会,希望汲取个案经验,促进不同界别及专业合作,以预防可避免的儿童死亡事故。委员会28日发表首份有关预防儿童死亡事故的报告,委员会检讨了在2008年及2009年共238宗18岁以下儿童或青少年死亡个案,当中有156宗死于自然及82宗非自然死亡个案。

  非自然死 自杀最多

  在儿童死于非自然因素的个案中,最多是死于自杀,达26宗,其次23宗死于意外及18宗遇袭致死。在26宗儿童及青少年自杀的个案中,最年幼的自杀个案涉及9岁的儿童。委员会主席梁乃江表示,儿童自杀主要是由于学业问题,以及与家人和男女朋友的关系等问题,亦有很多家长对子女有过高的期望,令儿童萌生自杀的念头。

  梁乃江又指出,26名自杀的儿童中,有21名曾以不同方式透露死念,但最后仍自杀而终,显示其家长及朋友没能及时阻止他寻死的念头,故建议加强公众教育,鼓励儿童及青少年当遇到有朋友向他们表示想自杀时,需及时求助,并教导家长应该因应子女的能力加以培育,并培养子女建立面对失败的抗逆能力,同时优化学校的生命教育及生活技能训练课程,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及抗逆的能力。

  18宗个案 仅两宗凶手非熟人

  另外,数据中有18名儿童遭受袭击而丧生,其中13宗个案的施袭者是当事儿童的父母,当中有8宗个案的父母是先杀死子女再自杀,亦有1宗是父母获救但子女死亡。委员会成员许宗盛表示,个案中有两位妈妈因为不想被家人知道怀孕而杀死初生婴儿,其他个案亦因家长个人的烦恼而祸及子女,委员会建议加强宣传子女的生存权利,提醒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夺去子女的性命,以及令大众提高警觉,当发现为人父母者有迹象或作口头威胁要自杀或伤害他们的孩子时,必须谨慎看待。

  报告又指,18宗袭击致死个案中,3宗施袭者是儿童的亲友,另外两宗犯案者是陌生人,其中一名儿童是被援交认识的陌生人杀死。

  香港社署助理署长冯民重接获检讨委员会的首份报告后表示,社署非常重视防止自杀的工作,除透过家庭生活教育鼓励小区人士以积极态度面对逆境外,亦为家长举办针对性的小组和活动,装备他们协助子女建立抗逆力以面对失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26 17:5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