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2012中国影市四大怪象 3D成票房保障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7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人漂流的“少年派”战胜了“1942”的灾难,穿上3D外衣的《泰坦尼克号》和《2012》仿佛穿上票房的救生衣,甚至只要打上“首部魔幻3D巨制”的名号,《画皮2》就可以稳定国内票房冠军,成本几千万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让同期一众挂着巨星巨导的大片“太囧”……岁末已至,盘点今年国内电影年度票房,如此四大怪现象引人深思。
  怪现象1 “少年派”票房胜《一九四二》
  贺岁档一直被视为国产片和进口片势均力敌的战场,今年贺岁档大战提前上演,“国民导演”冯小刚用一部深刻刻画人性的《一九四二》,迎接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鸿门宴的《王的盛宴》起初也被给予了厚望。但结果是,《一九四二》虽然赢得了一片赞誉,可截至目前仅3亿多元的票房,对从来在贺岁档罕有对手的“贺岁档之王”冯小刚,显然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数字。另一方面,“少年派”的异常火爆却出乎行家意料。这部影片此前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像样的宣传,但这部影片如今的票房已经近5.6亿元。记者上周末分别到南京路一家影城和以及在世博演艺中心的影城,“少年派”竟然全部场次都已经爆满,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在中外两强夹击下,《王的盛宴》不仅没能“渔翁得利”,反而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败。陆川自曝雇佣水军给自己好评,映衬着8000万元的票房数据,更多了一种“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壮。
  怪现象2 进口片新瓶陈酿仍“吃香”
  盘点今年电影市场,不得不提的就是今年2月,中美双方签订的一份关于进口片开放的新政。根据新规,每年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的配额,进一步加大进口影片优势。这让中国内地市场俨然变为进口影片吸金重地。反观今年在国内最火的几部进口电影,其实都是“新瓶装旧酒”。
  上半年不得不提的一部影片就是《泰坦尼克号》,3D技术让这部在上世纪90年代曾引发观影狂潮的影片,再一次成就了票房神话,10亿元在近年来已经是一个很多商业大片都难以企及的一个数字,更重要是这部影片背后的怀旧热潮。微博上热议:“还记得曾经和谁一起看的《泰坦尼克》……”淘宝上,当年《泰坦尼克号》的纪念品都再度被热炒。
  同样老瓶装新酒的还有《2012》,如果说《泰坦尼克号》还有当年的观影人群做基础,而且相隔已经够久远,《2012》的火爆相信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这部距离首次上映不到3年的影片,带着3D技术重回中国,依旧受到追捧,甚至创下1.4亿元的票房,可谓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同样火爆的还有《复仇者联盟》,但这部影片无非是把之前各自为战的“超级英雄”们抓在一起拍了个“大杂烩”,内容也不算新颖,甚至很多人分不清里面的英雄都是谁,但将近6亿元的票房已经让众多国产大片难望其项背。
  怪现象3 《画皮2》成为国产片骄傲
  在进口大片大举进军的同时,国产片却步步退缩,这一形式从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显现。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上半年内地电影市场上映158部影片,其中国产片109部,进口影片仅为49部。其中国产片总票房约25亿元,占上半年总票房的32%,平均票房2300万元;而进口片票房约53亿元,占上半年总票房的68%,平均票房达1.08亿元,吸金力是国产片的4.7倍。上半年过亿影片共18部,其中进口影片12部,国产影片6部。从票房区间来看,票房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国产“炮灰”75部,占新上映国产影片总数的69%。
  就在国产片一片哀鸿中,赵薇和陈坤主演的《画皮2》成了单骑救主的英雄——今年6月28日《画皮2》上映,欠缺国产大片很久的市场在这部自称“3D魔幻巨制”的影片中爆发,影片上映11天掘金5.3亿元票房,连破华语片票房9项纪录,在上半年的结尾为国产片添一大亮点,也被认为是为下半年上映的众多大制作国产片开了个好头。相比之下,此前同样被高度关注的《白鹿原》却遭遇惨败,即便延长了放映档期,仍仅获1.3亿元的票房,被认为有愧陈忠实原著这颗沉甸甸的明珠,王全安的执导水平也受到质疑。
  怪现象4 “泰囧”让大片“太囧”
  过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本以为2012年度各部大片的座次已经排稳,但最没想到的是,就在记者盘点过程中,一部小成本的搞笑喜剧片却横空出世,那便是《人再囧途之泰囧》。照例说,这部投资不过几千万元,主演也没有什么大牌明星的《泰囧》,相比《一九四二》、《王的盛宴》、《血滴子》、《十二生肖》、《大上海》,明星阵容和投资力度都不在一个级别上。相信一个月前很多人提起《泰囧》都会略带不屑地一笑——这部片子选的时间真是太囧了,这些影片中的随便哪部都可以秒杀它。但最后偏偏是《泰囧》秒杀了它们,首周票房就突破3亿元,据上周正式公布的官方数据,这部片子的票房已经突破7亿,超越《画皮2》成为内地最卖座的华语影片。

  深度思考
  3D技术究竟是宝还是定时炸弹
  票房是观众用脚投的票。2012年国内影坛“票房四大怪”的背后,实则代表了观众的口味。对此,不少专家直言,这四个怪现象折射出如今国内观众观影趣味仍然停留在只喜欢看“3D奇观”,以及只为“哈哈一笑”的心态;那种深沉的、带有很强反思意义的影片则难以提起观众兴趣。专家表示,这样的观影口味虽然无可厚非,但和欧美观众仍有区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更直言,3D技术已经在北美降温,国内电影公司切勿捧别人已经不屑的技术当宝,“那可真是落后人家不止一步”。更重要的是,他提醒道:“这种落后,必将付出惨重的学费。”
  靠3D奇观画面
  才能吸引人进影院
  《画皮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3D版《泰坦尼克号》和《2012》之所以火爆,在葛颖看来,其共同的原因主要其实就是一个——强大的3D技术画面。
  对“少年派”的成功,葛颖并不奇怪。虽然“少年派”和《一九四二》都是从深层剖析人性,但《一九四二》内容纪实,“少年派”类似童话故事,“色调上,《一九四二》一直是以昏暗色调为主,而‘少年派’很明亮轻松,而且有很多奇幻的海洋场景;从叙事方式上,冯小刚为了尽可能的真实,抛弃了煽情,用得也是最实打实的拍摄,以突出沉重;但李安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说,比如派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尽管要和老虎搏斗,但李安还会安排一些笑点。”常年在好莱坞的经历,让李安不仅有文化内涵,也很熟悉观众的口味。
  对《泰坦尼克号》和《2012》3D版的成功,北京知名影视制作人张先生直言,《泰坦尼克号》的胜出在于“记忆”,“这部影片可以说是80后一代人的记忆,从杰克和罗斯在船头的经典动作,到《我心永恒》的主题曲,这部影片几乎就是那个年代的爱情符号。当年几乎万人空巷去看这部影片,这些观众如今长大成人,与其说他们是重新看这部影片,不如说他们更是借此回忆自己的那段青葱岁月。”但张先生也不否认,詹姆斯·卡梅隆给这部影片强大的3D技术,也是影片绝对不能忽视的制胜法宝,否则仅仅是经典重放不会有这么多人去看。
  葛颖也认为,其实《泰坦尼克号》和《2012》的胜出,其背后是强大的“奇观效应”——数万吨的巨轮在海面上沉没,夹杂着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画面,中国的电影人目前还做不出来。“至于《2012》,这部片子几乎是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做,因为听说这部3D版的《2012》特地提前在中国上映。这部片子的成功固然有2012年底的‘末世情怀’和中国元素,但其最大的卖点还是在于强大的3D技术。我们拿不出这样的东西来,而观众就喜欢看这个。”
  警惕3D技术
  已被好莱坞抛弃
  说起今年的电影圈大事,小马奔腾收购美国著名特效制作公司“数字领域”不得不提。这笔收购,也让很多人对中国影片的特效充满期待。那是不是在这之后,中国也能拍出追赶上好莱坞的3D技术的大片,或者说,我们的电影是不是到了可以和好莱坞拼技术的时候?
  对这个问题,葛颖的回答让人意外:“中国电影还远没到可以和好莱坞拼3D技术的局面,且不说3D技术如何与人文关怀结合这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好莱坞的片子其实并不是只有3D技术而没有人文,‘少年派’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直言,我们真正要警惕的是3D技术是不是未来的主流。“我看到一些国外的报道,其实在北美电影市场,3D影片已经不是主流,甚至很多北美观众在选择影片时是放弃3D而选择2D。好莱坞的市场是世界电影市场的风向标。当3D已经在那边不是主流甚至成为鸡肋之时,我们这边还在拼命花钱追赶3D技术,我觉得这是我们非常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毕竟3D的设备需要很大的价钱去维护,一些数字特效公司之所以难以为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好莱坞的制作公司对3D不感冒,那我们这边的电影人花大价钱买回来的究竟是宝,还是一个定时炸弹?这恐怕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专家建议
  观众需要题材沉重的电影
  与这些胜者相比,《一九四二》的“折戟沉沙”,《王的盛宴》的票房惨败,抑或是《白鹿原》的不尽如人意,在专家看来,很明显地反映了国内观众的观影趣味——越是沉重的题材,票房也越沉重。他们更提醒道:“轻松搞笑的片子看一些可以,但只吃这样的快餐,恐怕最终会消化不良。”
  剧情票房一起沉重
  对于《1942》的失利,葛颖非常遗憾,他毫不讳言这是一部好电影,“不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导演想呈现的主题,他都非常客观地呈现了。很多观众只喜欢3D制作的特效,其实他们不知道,《一九四二》中的那些没有用特效的场面,也是一种奇观,他是实打实用这么多人拍出来的。”无奈中,葛颖只能为冯小刚找到一个聊以安慰的理由,就是这部影片挑选了一个不是最合适的时间,“如果在暑期档,可能票房会更好,我们的学生太需要这样的片子。”
  至于《白鹿原》的失败,影视策划人郎启波也认为更多是吃亏在观众的观影趣味上,“这部影片并不至于外界批评得这么烂,但观众显然没兴趣看这种探讨人性的片子,更喜欢看人与自然斗、人与人斗或者人与外星人斗。”一位电影人更是无奈地发牢骚,“在中国电影市场,只要你的片子被打上文艺片的烙印,那就完了,等着票房惨淡吧。如果你的题材还很沉重,那就个更惨了,等着票房也很沉重吧。”
  只有视觉没有感觉
  偏好3D技术和奇观效应,却不喜欢沉重的题材,其背后就是重画面轻思想的口味,在不少专家看来,这样的口味值得警惕,“我们观众好像就喜欢那种短平快,好看、好笑的片子,看了让人呵呵一乐就行,却不思索要什么营养。这样的片子看一些可以,但只吃这样的快餐,恐怕最终会消化不良。”北京影视制作人段东涛直言。
  对此,葛颖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风向标,“今年初的奥斯卡颁给了一部欧洲完全没有任何3D技术的默片《艺术家》。奥斯卡是全球6000多名评委投票选出的,不能不说代表了好莱坞甚至是世界电影的风向标,《艺术家》的获胜,说明好莱坞自己都发现了技术和文化的失衡。我们的电影不能只有强大的3D画面,不知道传递文化价值观,不能没有是非观。”他更直言,《画皮2》虽然票房很成功,但其剧本的软肋非常明显,“影片中人鬼不分,也没有是非道德,对青少年有很大的误导。”
  采访了一些影迷后记者发现,大多数观众倾向于看喜剧片和3D大片,多数是出于放松的目的,而且有不少观众认为国产3D片的效果太差,而且3D眼镜带着非常不舒服,根本不值得花钱进影院去看。至于为何会进影院看《画皮2》,不少影迷认为与3D无关,都是冲着演员去看的。
  要欢笑但不能忘记泪水
  对《泰囧》的成功,葛颖认为:“首先我觉得‘泰囧’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同档期无竞争。其次这部片子的影片质量也挺高的,虽然相对于其它片子可能是小制作,但故事完整,情节有趣,人物个性也很鲜明,可以说是主流商业片应该达到的点它都有,最主要的是它还满足了观众的兴奋点。我们也知道喜闹剧在中国大陆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它会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望。”而在《泰囧》票房的一路凯歌中,也有人冷眼旁观,有媒体评论就直言,徐峥之前毕竟毫无导演经验,《泰囧》的成功并不复杂,其实只是简单地照搬了美国公路喜剧片的模式,便轻松“讨好”了中国观众,加上贺岁档中缺乏喜剧片,所以说是占到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但葛颖也坦言,在一年之中的贺岁档,一众苦情影片中,观众渴望一部这样的喜剧片无可厚非,但如果中国电影都去做这种让人哈哈一笑后却想不起什么的片子,不去思考过去的类书和未来该如何,那也很可怕。“在欧洲,其实很多人都对这些反思性质的影片有感情,更有观众每年一定会去看一部这样的影片,因为看一次这些影片才是对心灵的洗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6 02:29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