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牌编剧何冀平谈创作《甲子园》 额头瞪出血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3 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英国作家说,写作,就是坐在桌子前,两眼瞪着空白的稿纸,直到额头瞪出血来。我写《甲子园》就是这样。”昨天,著名编剧、创作了人艺60岁贺寿大戏《甲子园》剧本的何冀平,面对媒体详谈这部大戏的创作始末时,如是说。
  “我的创作指导只有六个字:现代、北京、原创”
  一个海归女孩,因为要处理父亲的后事,回到她的出生地、一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甲子园。女孩没想到,这栋老宅已成了一所老人院,里面住着很多不可理喻的老家伙。因为曾经的创伤,女孩想尽快卖掉这房子,于是和老人们产生了冲突。冲突不断升级中,女孩也了解到每一个老人不凡的人生经历和令人钦佩的人生态度,对照自己,女孩最终找回了爱的感觉和爱的本源。
  因为严禁剧透,何冀平对《甲子园》故事的介绍,仅限于这区区百余字。虽然名为“甲子”,其实,这个故事和人艺甲子之间并无映射和直接联系。
  “当初受邀请时,没有题材,没有范围,我的创作指导只有六个字:现代、北京、原创。”何冀平说,对于已经旅居香港23年的她来说,要写一个北京的、现代的故事,她觉得太过冒险,并无优势。
  虽然很纠结,但何冀平知道,自己是人艺培养出来的作家,对人艺的感情,陪伴着自己一生一世。去年11月,当何冀平作为香港文艺界代表参加全国文代会时,应允了人艺院长张和平的邀请。
  12月,何冀平就拿出了故事大纲。
  “把老艺术家身上的高贵品质记录下来,加以颂扬”
  离开北京23年,何冀平对北京的生活并不了解,《甲子园》的故事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是黄宗江、吴祖光等十几位相交多年的‘老’朋友,让我看到,他们那一代人身上,金子一样高贵的品格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少了。”何冀平深深感到,“现在的社会太缺少爱了”,自己有责任把老艺术家身上的高贵品质和精神记录下来,加以颂扬。
  “别看甲子园里住的都是老人,可他们并不是满腹牢骚、愁眉苦脸的一群人,反而对人生非常豁达,对生死看得非常坦然。”何冀平说,剧中,反而是年轻人整天皱着眉头、满心算计,以前经历过的事情受到过的伤害总是放不下来。“这些年轻人反而显得比较老。”
  “一个月写完初稿,写话剧,我已经破纪录了”
  何冀平是一位高产的剧作家。写电影《新龙门客栈》,她只用了一个月;写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戏都拍上了,忽然让她再加10集,于是,她就一天写一集。写话剧,则完全不同。20多年前写《天下第一楼》,她用了近3年。在香港,写话剧最快也得8个月。
  这一次,《甲子园》打破纪录,今年2月动笔,1个月写完初稿,3易其稿后,7月开始排练。“这些年在香港练就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何冀平大笑。
  与她的成名作《天下第一楼》不同,《甲子园》中带有一点儿超现实主义色彩。而这与她丰富的联想和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不无关系。
  去年12月,正是在酝酿剧本大纲的时候。何冀平前往中山大学,住在中山大学内的贵宾别墅“黑石别墅”中。这个别墅建造于1914年,历史悠久,曾是宋庆龄躲避陈炯明搜捕的藏身之所。
  住在百年老屋里的那天,整栋房子只有何冀平一人。她特意拉开窗帘,躺在床上想着这老屋曾经历过的人和事,听着窗外松柏被夜风吹得哗啦啦响,看着树影婆娑洒满地板和床铺:“我就感觉,这房子要跟我说话……”
  后来,这些感受都被她融入到《甲子园》中,对甲子园老宅的描写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7 12:1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