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最后一步,好像卡住了。 1 一波三折 潘石屹的心,再度被提了起来。 就在8月6日,SOHO中国(00410.HK)发布公告称,就黑石集团要约收购其全部已发行股份之事,要约方已于8月3日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发的通知,对要约方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 尽管该申报已获正式立案,要约方及SOHO中国仍可能被要求提供进一步信息及材料供监管机构审查。截至目前,没有任何先决条件已获达成。 也就是说,黑石集团收购SOHO中国的计划,卡在了最后一步。 我们来捋一下时间线。 黑石集团收购SOHO中国的风声在2019年10月就传出来了。那时候,根据财新网的报道,SOHO中国有意分批打包出售旗下8个核心资产,估值超过500亿-600亿元,计划2年内完成交易。 这个风声一直传到2020年3月,那时候的版本已经变成了,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提出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私有化SOHO中国,交易价值40亿美元。 这个利好消息,一度让SOHO中国的股价跳跃起舞。 但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8月13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与黑石的要约私有化事项。 那时候网友哗然,早就被国人数落成“跑哥”的潘石屹,折腾了大半年,骂也挨了,钱也花了,结果只等来了这?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黑石集团关于SOHO中国私有化的洽谈陷入停滞状态。 随着私有化失败的消息落地,SOHO中国的股价也瞬间跌回原形,再次徘徊在2-3港元之间,市值一度不足140亿港元。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潘石屹要另找买家的时候,局面开始峰回路转。 2021年6月16日,SOHO中国对外宣布,黑石已发出全面收购要约,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 236亿港元,老潘把SOHO中国卖掉了。这笔交易完成后,潘石屹夫妇将从SOHO中国董事会退任,不再担任执行董事。 这个消息出来后,谁都以为潘石屹终于“撤退成功”了,但如今变数又出现了。没有到最后一刻,潘石屹都不能算成功离场。 一波三折,潘石屹的过山车之旅,恐怕还没结束。 2 他差点就成功了 2014年,北京的一场闭门论坛上,潘石屹一不小心说出了他对中国楼市的真实看法: “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 这番惊人语录,很快就从闭门论坛传到了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躁动。深感被坑的潘石屹连忙在微博上试图扳回舆论风向: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 后来的事实证明,潘石屹看走眼了。中国的房价开始了一轮新的腾飞,南海之滨的深圳更是一路涨到了全国房价的巅峰。 但潘石屹没有回头,他在自己内心认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场大撤退也拉开了帷幕。 2014年,SOHO以总价82.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以及凌空SOHO近一半的物业。 此后的SOHO中国一发不可收拾。2015年出售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50%的股权,2016年出售上海SOHO世纪广场,2017年出售上海虹口SOHO…… 到了2019年,市场上传出消息,SOHO中国甚至要把北京和上海至少八座办公大楼卖掉,包括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 2期、SOHO前门大街、丽泽SOHO(在建),以及上海的外滩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和SOHO天山广场项目。 要知道,这八座大楼不仅是SOHO中国的核心资产,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的资产,也被称为SOHO中国的“八大金刚”。SOHO中国(HK 0410)的所有收入几乎都是通过这些物业的租金支撑的。 早在2017年,潘石屹还说,SOHO中国有两个项目永远不能出售: “外滩SOHO是一个,位置太重要了;望京SOHO不能销售,太漂亮了,我很喜欢。” 打脸定律从无败绩。 有人曾做过统计,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夫妇已套现3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登陆资本市场14年,SOHO中国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变卖资产。 到如今,“说我跑了是谣言,跑不了”的话语还在空中回荡,昔日的地产大佬潘石屹,已经卖掉了国内的核心资产。 卖掉国内资产的同时,潘石屹在海外已经布局良久。 据统计,以资助中国留学生的“名义”,潘石屹夫妇一共向哈佛耶鲁捐赠高达6亿。 中国留学生有没有用到这笔钱不得而知,但捐款没多久后,潘石屹的两个儿子先后入读耶鲁和哈佛。 老潘对海外的向往,不止体现在捐款上。 早在2011年,潘石屹就花7亿美元买下了纽约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次年,他又花6亿美元收购了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49%股权。2013年,张欣联手巴西Safra家族,以1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股权。 潘石屹的长子在英国的房地产公司也于同期拿下了当地多个地产项目。 天眼查显示,从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潘石屹先后注册了7家公司,股东均为境外公司,注册资本从150万元至2亿元不等。 老潘虽然宣称自己拿的是中国护照,但资料显示,他老婆张欣可是香港永久居民,还有传闻她已加入美国国籍。 如果SOHO中国能顺利卖给黑石,潘张家族的海外时代就正式开启了。 当然,我说的是如果。 3 风向变了 潘石屹为什么要“跑”?这个问题一度让很多人感到疑惑。 要知道,过去的几年,那些被传出要“跑路”的中国企业家似乎都在回归。 曾经被瞭望智库高喊“别让他跑了”的李嘉诚,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就接连购入内地资产。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更是直言:长江集团依旧是众多香港公司中,在内地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 当年被认为要甩掉内地资产、去往海外发展的王健林,不仅清空了所有海外地产项目,更是在内地加大投资力度。 前辈们都在重返内地之际,潘石屹为何却执意“出走”? 这个问题我之前分析过,至少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经营层面。潘石屹不止一次感慨生意难做。 十年前,SOHO中国可是与万科、恒大平起平坐的房地产巨头。但如今,SOHO中国在房企里都快没存在感了。2019年房地产企业500强,SOHO中国排名259。 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当用了多年的商业模式不再管用,套现离场似乎是最合适的选择。 1992年撤离海南,2012年转型包租公,到如今的落袋为安,潘石屹都在诠释着逃顶的艺术。 另一方面来自于潘石屹的性格。 从甘肃天水潘家寨走出来的潘石屹,曾对一个采访他的记者回忆说,你肯定也看过《祝福》,但你是城里人,你感受不到我儿时的恐惧。 《祝福》里的阿毛在吃毛豆的时候,被狼叼走,“掏空了肚肠”,然后丧命。小时候的潘石屹,时常听到的就是狼叫。 这种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童年的贫穷。这种对穷的恐惧,也让潘石屹对权力非常敬畏。 2010年房地产严控的时候,三里屯SOHO迎来热销,但潘石屹说要“低调”,就是怕引来政府部门的“过度关注”。 受过穷的人,口袋里有现金,心里才踏实。 但潘石屹还是没想明白,跑,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更关键的是,把钱赚了,真的有这么容易跑吗?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按正常审批程序时间,黑石和SOHO中国的交易已到公示时间,但如今却卡住了。 这种反常背后,不禁让人想起近期的一系列动作。 自从2020年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番惊人言论后,中国的风向已经变了。 蚂蚁集团IPO被暂缓,阿里被反垄断调查罚款182亿元、湖畔大学被传停止招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垄断风暴席卷整个互联网世界。电商、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的巨头无一幸免。 再然后,是教培行业大地震,网络游戏、白酒、电子烟、医美……都迎来飓风。 当经济发展的天平从效率滑向公平一端,减轻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线。这条主线的内核,就是四个字——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之初,邓公说: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如今,很多人在时代的红利下富起来了,但却选择性地忘记了邓公的后半句话。 4 尾声 潘石屹撤退的步伐里,藏着时代的变迁。 几个月前,《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出现了一个破天荒的现象—— 历史第一次,前十首富中没有了传统地产商的身影。 要知道,在过去的数年,地产行业一度制霸各个富豪榜。万达的王健林就曾三次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中国首富。 地产造富时代已经过去了,潘石屹的命运,折射的就是这个群体的命运。 可以预见,未来的商业场上,那些拥有社会价值、创新价值的企业会备受青睐;而那些早早占据山头,指望着“收租”“放贷”延续辉煌的企业,将会逐渐暗淡。 什么是大势?用任泽平的话来说—— 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 是的,每个企业、每个人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还是那句话—— 在时代变革的巨浪面前,逃跑,是没有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