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艺60年传承系列报道——看家大戏《茶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话剧剧目,也是中国在国际剧坛声望最高的剧作。今天,北京人艺的新版《茶馆》又将在首都剧场登台,让剧迷们重温经典。
  人杰戏灵
  观众泪光中谢幕
  从1958年到2012年,《茶馆》已走过了54年的历程。54年来,老版和新版共演出了610余场,成为人艺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茶馆》的经典,一是来自于老舍先生的剧本,这部仅靠描写茶馆中各色人物交谈与行动便反映出深刻戏剧主题的剧作,是对世界戏剧文学的巨大创新;经典的第二个原因是焦菊隐导演在剧中进行了话剧民族化的尝试;其三,则是两版《茶馆》都集中了,也历练出了中国两代最好的演员。
  1992年,老版《茶馆》在上演了34年后,因演员年岁与健康等原因,在首都剧场正式谢幕。在最后一场演出时,观众席中泪光闪闪;观众难舍的,是于是之、郑榕、黄宗洛这一批与新中国一同走向成熟的优秀演员。
  1999年,北京人艺推出了重排的新版《茶馆》,林兆华担任导演,梁冠华、濮存昕、冯远征等出任主演。无论从导演手法、舞台美术乃至表演方式上都有了较大创新。
  今天,新版《茶馆》作为人艺六十年大庆的重头戏,又将在首都剧场登台,让剧迷们重温经典。
  艺海钩沉
  于是之贡献结尾
  1954年,老舍先生创作了一部歌颂新宪法的剧目,他从晚清一直写到1948年学生运动。但剧本拿到人艺讨论时,大家却给剧目提了很多意见。焦菊隐导演建议老舍先生将第一幕第二场中的裕泰大茶馆一段戏单独拿出来写。老舍听罢非常高兴,一定要拉着焦菊隐喝上两盅,并盛赞他是个真正懂戏的大艺术家。
  在《茶馆》剧本的创作中,于是之也贡献不小。原来,老舍原想让王掌柜在营救身为革命者的说书人与听书人后,自己中弹牺牲。但于是之不同意。他向老舍建议说,结尾能否改成“三个老头话沧桑”,让王掌柜含恨自尽。老舍欣然采纳了建议,《茶馆》中的最高潮、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三个老头话沧桑”以及他们绕台撒纸钱的两段戏便由此诞生。
  老版《茶馆》成为不朽的经典,演员在幕后所下的工夫值得后世演员永远铭记。
  黄宗洛是人艺出了名的龙套大王,《茶馆》中的松二爷是他最著名的舞台形象,他把一个戏份不多的松二爷演得如此精妙,以至于这个配角竟能和主角王利发平分秋色。为了演好这部戏,黄宗洛每天都穿长袍、喝盖碗茶,还自己喂黄鸟,在生活中活脱脱把自己变成了松二爷。
  传奇辉煌
  古今中外也罕见
  《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话剧剧目,也是中国在国际剧坛声望最高的剧作。曹禺先生则盛赞“《茶馆》第一幕是古今中外罕见的一幕。”他还说:“《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种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哀,这都显示了老舍先生剧作深刻的革命性。”
  舞台上的《茶馆》焕发了剧本的全部光彩。台上的人物,不像是在演,而使人感觉是在生活,在那些年代里闯荡、挣扎、作孽、腐烂下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茶馆》陆续在美国、欧洲各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登台演出,引起巨大国际反响。
  承前启后
  冯远征:被“赶”进剧组
  老版《茶馆》在1992年告别演出后,北京人艺有7年没再上演《茶馆》,因为老艺术家们的演出太过深入人心,谁也不敢轻易动上演新版的念头。过了六年多,时任院长的刘锦云决定,必须要排个新《茶馆》出来。动员大会是在人艺小剧场进行的,全院的中青年男演员几乎都到齐了,冯远征也不例外。可是,随后导演林兆华在公布演员名单时,入选的冯远征却极不情愿。
  意外 “这不是我的行当”
  “我没想到大导会让我演松二爷,当时我常演的是《北京人》里头曾文清这样的角色,是小生类型的演员,而演松二爷,似乎不是我的行当,容易找不着感觉。更何况黄宗洛演的松二爷是《茶馆》中最出彩儿的人物,我哪儿敢接过来啊。”冯远征不仅向林兆华提出了异议,还游说几位老艺术家帮他说情。最后,院长刘锦云对冯远征说:“真不想演你就辞职吧。”
  被“赶”进《茶馆》剧组后,冯远征非常忐忑,“有很长时间我们都是在模仿老艺术家。全国所有话剧团里只有人艺演过《茶馆》,它太特殊了,特殊到于是之就等于王利发。老艺术家们演《茶馆》演了几十年,观众看的就是于是之、黄宗洛,你一旦和他们不一样,观众就很难接受了。”
  入戏 看电视都穿着长衫
  对冯远征来说,松二爷的人物感觉并不难找,“我之前演《北京人》的时候打下过类似的基础。为了找到少爷的感觉,我专门去学习怎么养鸽子,每天练习毛笔字。那会儿我还从人艺服装间借了长衫,平时回家吃饭、看电视都穿着长衫,以至于我妈都说我神经病了。其实很多角色的塑造并不仅仅是靠临时体验生活就能完成的,更多的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说到此,冯远征提起了他在人艺“团带班”中上学的收获,“那时候,林连昆、苏民、童第老师让我们不断地观察生活。有次我和同学没来得及观察生活就编了个小品,老师看完就笑了,说你们编得挺好,就是没观察生活,明天再交俩小品吧。这种强制性的观察生活练习,让这个习惯留在了我们潜意识中。”
  反响 骂声是必须承受的
  现在,新版《茶馆》已成为观众心中新的经典,但1999年首演后,冯远征听到的表扬少,骂声倒是很多。
  “有人告诉我说,黄宗洛老师评价说,我演的那根本就不是松二爷。我分析可能是我外形和他有很大差距,当时表演也很生涩,对人物的理解也和他不大一样。还有人说,于是之演的角色怎么变成梁冠华这个胖子演了,何冰演的刘麻子不像蓝天野,还有人说,濮存昕这个帅小生应该演秦二爷,怎么能演常四爷呢?我觉得这些批评都是对的,一部很独特的经典,任何人重新塑造它,都会遭遇极强的排斥,但这种压力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如果上来就一片叫好声那倒不对了。我相信现在黄宗洛老师若是再看《茶馆》,也会肯定我们如今的表演。”冯远征自信地说。
  心愿 最想恢复“团带班”
  因为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杨立新、冯远征这些有高水平,也有强烈责任感的演员都因为没有研究生学历而无法回到中戏为表演系授课。然而,冯远征现在的最大愿望仍然是恢复中戏的人艺学员班,也就是团带班。
  “现在表演系培养的都是男女主角,都要漂亮的,像梁冠华这样的好演员,若是现在去考试,就一个胖的问题哪儿也考不上。而我们人艺团带班招演员的时候,生旦净末丑都有了,一个班的演员就是一台戏。在我的设想中,人艺也可以自己开个表演班,我、何冰、濮存昕、杨立新、梁冠华、宋丹丹可以轮换着给学生们教课,让他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表演方式。要是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愿意推掉自己的所有其他工作来教课。”
  演员表
  1958年版《茶馆》
  导演:焦菊隐 夏淳
  王利发——于是之
  常四爷——郑榕
  松二爷——黄宗洛
  秦仲义——蓝天野
  刘麻子——英若诚
  1999年版《茶馆》
  导演:林兆华
  王利发——梁冠华
  常四爷——濮存昕
  松二爷——冯远征
  秦仲义——杨立新
  刘麻子——何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7 16:1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