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0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上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油你涨”、“蒜你狠”、“姜你军”、“逗你玩”、“糖高宗”、“苹什么”等涨价潮相继上演,蔬菜的价格基本已经进入“元时代”,以角计价的蔬菜已经难觅踪影,猪肉、大米等价格上涨,市民的生活还真的被高企的物价“将了一军”。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各个阶层市民是如何过日子的呢?本栏记者近日分头进行了采访。

  低保户:

  3天吃一次肉变成5天一次

  张巫荣是梅城江北东郊茶园廉租房小区的低保户,他们一家四口对于物价上涨的感受特别深。

  “餐餐基本都是吃青菜。”张巫荣说,像他这样的低保家庭,以前每3天能吃上半斤瘦肉,但现在物价上涨了,每5天才敢买一次。即使如此,青菜的价格也不便宜,为了能买到便宜青菜,张巫荣每天早上都要赶在7点前来到东厢市场,找一些便宜点的菜,“从不敢进超市”。家里吃肉的次数少了,为了给正在读小学的两个女儿增加营养,他选择了购买鸡蛋。但鸡蛋也不敢买多,因为每斤的价格从4.8元涨到了5.2元。虽然对物价上涨“应对有方”,但在张巫荣看来,米价上涨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以前50斤一袋的米卖70多元,现在要90多元,算上煤气费等支出,现在家庭每月的支出比六七月份时多出了上百元。”

  令张巫荣感到欣慰的是,自11月份起,他家的低保金提高至500多元,加上张巫荣当保安每月500元的工资,物价上涨给他家带来的压力已减轻不少。

  环卫临时工:

  少用煤气少吃肉应对涨价

  梁阿姨是一名环卫临时工,每月工资600多元。“现在感受最大的是肉、米、油的价格涨得厉害。”梁阿姨说。

  在工资多年不见增长的情况下,“少吃肉,多买青菜”是她能想到的应对物价上涨的方式之一。而不断上涨的瓶装煤气价也让梁阿姨直呼“用不起”。她说,11月中旬煤气价格已升至110多元,“少用煤气多用电”成了梁阿姨家的第二个应对措施。

  梁阿姨的丈夫是一名摩托车载客司机,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他们夫妻俩还有一个在广州读大学的女儿。“大城市的物价更高”,梁阿姨夫妻俩担心女儿吃不好,硬是每月省下1000元,给女儿做生活费。“我们也想生活得好一些,希望物价能早日降下来,最好工资涨一点”。

  勤劳母亲:

  乡下种菜返城卖帮补家用

  在梅园市场附近,记者遇见一个50多岁的妇人用自行车载着金柚和米蕉在叫卖。攀谈中,记者得知她姓李,原籍梅县丙村,目前和儿子儿媳租住在梅城。李姨说,他儿子下岗后,靠做零工维持生活,儿媳原来也在梅城某工厂上班,但是眼下还在“坐月子”。看到儿子儿媳比较辛苦,李姨就把自己老家种的金柚和米蕉拿来卖,“推着自行车游走于街头巷角,一天下来能挣三两十元,也算帮一帮家里。”此外,李姨在老家还种了一些蔬菜和果树,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乡下去照管一下,顺便带些青菜回来,“好在米和青菜能自给自足,每隔两三天买一次肉,日子还算过得去。”

  小店主:

  “蜗居”店铺不敢外出消费

  小王夫妻来自梅县某个乡镇,两人在梅城开摩托维修店,小王维修摩托,他的妻子照看一个3岁的孩子并替顾客洗摩托,一家三口“蜗居”在店铺的阁楼里过日子。问起他的生活情况,小王说:“难哦!收入基本上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小王告诉记者,每个月550元的店租、一瓶120元的煤气、70元左右的电话费、水电费100多元,一个月下来固定开支就要近千元。前段时间最便宜的青菜都要两三块钱,肉10块钱以上,不敢买贵的菜,只能时不时买点瘦肉或猪骨头煲汤给小孩加点营养。“好在小孩还没有读书,否则每个月的开支起码要多三四百元。到时候如果撑不下去,只能把小孩送回乡下去读幼儿园了。”小王无奈地说:“小孩子还不能病,一次感冒就得花近百元,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就又没了。”

  小王的哥哥在他的修理店旁开了一间士多店,靠卖点水果和日用品并帮人送水,维持日常生活。为了节省开支,小王和哥哥合起来做饭,4个人根本不敢外出消费。在保证一日三餐的情况下,小王一家还能吃点水果——哥哥店里那些卖相不好或者看起来快坏掉的水果,“高档的水果想都不敢想。”小王说,他年近六旬岁的父母亲都在老家种地养鱼,生活还能自给自足,不用他们负担。“如果还要给老人付生活费,我们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工薪阶层:

  精打细算过日子

  廖老师是兴宁市某中学高级教师,住在兴城,上班却要到离城15公里的小镇。他妻子是一级教师,小孩读幼儿园大班。虽然夫妇俩月收入加起来有3600多元,但是廖老师直言生活并不轻松。 他给记者算了算每月的固定开支账:供房800多元、日常柴米油盐1000元、交通费300元、小孩教育费500元、网络通讯费200元、水电费100元、物管50元、赡养老人费250元,一个月下来,正常开支就要3000多元,加上偶尔感冒发烧的医疗保健费、亲朋之间的人情世故费等等,一年下来收支基本上能抹平。廖老师说:“看起来我们夫妇俩收入很高,但是过日子也得精打细算的,日常吃的青菜和米都是父母老家种的,能省的就省,从不敢奢侈浪费,过的是穷日子。”

  兴宁某中学的刘老师情况和廖老师类似。为了节省生活开支,她经常留意超市或商场的一些促销或打折信息。“看到商场有打折搞特价的东西就拼命买,有一次遇见某超市的猪血骨搞特价每斤只卖7.5元,比市面上便宜5块钱,我一次就买了10多斤冻在冰箱里,分作几次煲汤。”刘女士直言得有计划地过日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朋友之间的应酬也尽量能推就推。

  (陈显东 王宗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0/9 07:2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