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的若干意见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5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我市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现就加快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新部署,结合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扶贫开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和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契机,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依托梅州特有的生态、文化、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以新型特色工业、旅游先锋产业、绿色现代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之路。
  2.发展定位。弘扬生态优势,突现客家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努力实现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新跨越。力争实现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努力建设广东重要的绿色现代产业基地和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当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市。
  3.发展目标。2013年,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力争3至4个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等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取得突破,规模不断壮大。旅游先锋产业、绿色现代农业、商贸物流业、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达86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年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达193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15年,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三大战略产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旅游先锋产业、商贸物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相当,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保健养生成为知名品牌。具有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生态效应的绿色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GDP突破26400元,年均增长14%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更为合理。
  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化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人均GDP突破50000元,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绿色先行。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促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重视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未来发展,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和各项发展规划,又做到立足当前实际,找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发展绿色现代产业为重点,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整体推进,联动发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各产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突出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互补互动协调发展。
  二、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
  5.做强做大新型特色工业。
  (1)三大战略产业。
  ——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着力提升电机、柴油机、车桥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水平,把梅州建设成为粤闽赣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与配套中心。大力发展精密铸造,着力形成以铸造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大型水电、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以高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声器材和通信设备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到2015年,通过大项目引进带动形成超百亿元的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提高至30%以上。
  加快推进与省共建全省重要的高端电路板生产基地。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大力扶持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壮大一批电子元器件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展数字化电声产品、TFT新型平板显示器和3C融合产品为重点的高端数字家电产品。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现代信息服务业。
  ——战略新兴产业。坚持高起点进入、高标准培育、高效能发展,积极培育以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
  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疫苗、诊断试剂、新药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南药资源,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梅州中药品牌,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积极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积极培育LED外延设备、大功率封装设备和灯具等新光源产业。
  (2)六大传统工业。实施改造提升、自主创新、名牌带动、项目带动、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推动烟草、电力、建材、矿业、陶瓷、酿酒等产业的转型升级。
  ——烟草。发挥“五叶神”的品牌优势,争取梅州卷烟厂扩大产能、研发新品、优化结构,确保烟草产业产值和税收平稳增长。
  ——电力。围绕打造全省电力生产基地的目标,发展清洁火电、绿色水电能源项目以及水泥企业余热发电项目。重点推进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荷树园电厂三期、华润兴宁电厂二期、大埔电厂等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60万千瓦。
  ——建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力争到2015年全市形成20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规模,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建材生产基地。
  ——矿业。发展稀土规模化精深加工,加快平远稀土项目建设,打造知名的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推进资源高效整合、统一布局和综合开发,加快五华钼矿、兴宁霞岚钒钛磁铁矿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矿产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
  ——陶瓷。整合瓷土资源,改善装备水平,提高工艺技术,强化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档次,打造“大埔陶瓷”、“高陂青花瓷”、“潭江红陶”等区域性品牌。到2015年,全市陶瓷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
  ——酿酒。以长乐烧、一线天、南国白珍珠等为重点,大力发展酿酒业,打造客家娘酒品牌,建设广东省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6.加快发展旅游先锋产业。开发利用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深化省市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合作,建设 “梅赣龙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圈”和“梅潮山海文化生态旅游圈”,打造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推进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与客家文化、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绿色工业等有关规划的对接,打响客家文化之旅、度假休闲之旅、保健养生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特色旅游品牌,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绿色健康度假区。加快20公里梅江画廊、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健康度假区、梅城文化产业城、梅江区泮坑客家文化精品长廊、千佛塔宗教文化旅游区、丰顺温泉度假城、平远卧佛文化旅游产业园、蕉岭生态文化休闲城等景点、景区建设,打造一批集古村落、客家文化、秀美生态、精致农业于一体的经典景区,新上一批国家级4A、5A景区。加大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集中打造雁洋度假保健旅游、大埔名人名居旅游和五丰兴(五华、丰顺、兴宁)温泉养生旅游等精品线路。加快建设休闲观光绿道,做到“县县有亮点、处处有精彩”。进一步擦亮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金柚节、脐橙节、自驾游节等品牌,实现“一年一节庆、一季一活动、一县一品牌”。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建立完善旅游开发的投资和退出机制,着力打造度假旅游、保健养生旅游目的地。
  7. 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质农业、旅游农业,推动传统农业“绿色再造”,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全省重要的优质粮食、高端植物油及优质有机茶、优质安全果蔬、特色养殖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
  ——特色种养。坚持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导向,实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抓好农地整理改良,加快建设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名贵苗木、高值花卉、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毛竹等特色种养业。到2015年,全市八大主导农产品基地规模达到330万亩,其中油茶种植面积80万亩。
  ——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油茶精深加工,着力建设全省最大的高端植物油生产供应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油茶研发中心。推动金柚产品的研发利用,扩大金柚系列加工产业的生产规模,提升“金柚之乡”品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发展肉类加工、果蔬加工等客家风味食品。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30%以上。
  ——休闲农业。树立发展精致农业理念,充分挖掘丰富的农业资源,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利用现有的果园、茶园等基地,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休闲、游乐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景点。到2015年,3A 级以上农业综合旅游景区达到10个以上,建成区域性的休闲农业旅游中心。
  ——打造品牌。强化科技兴农,推广良种良法,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打造梅州大品牌。建设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质检中心。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争取若干“梅州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高度重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争取若干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大力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增“三品”50个以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5个以上。每年举办农产品国际订货会和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力争把梅州建设成为金柚、油茶等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组织和制度创新,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能力,依托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上市、兼并等形式,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出台鼓励台湾企业来梅创业的政策措施,每年办好梅台农业合作交流会,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借助海内外乡贤的力量,着力扶持发展香港嘉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一批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的农产品流通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外销和出口水平。
  8.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业。以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梅县机场和日益发展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形成的交通网络为依托,建设集航空、陆路物流、海关保税、国际贸易服务、快件服务、展览展示、金融服务、商务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规划建设机场远程货站,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提高通关便利水平,发展航空指向型的高端临空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精心策划物流产业,优化空间布局,着力培育大型商贸连锁经营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推进原燃材料、服装、农副产品等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整合提高物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置能力,将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入物流业,推进物流中转的无缝连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辐射粤闽赣的梅赣龙特色农产品物流圈、原燃材料集散基地和工业物流中心。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搭建新的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市,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为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城市基础设施、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充分利用和发展资本市场,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努力扩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农信社改革,尽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农村和基层。引入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加快设立村镇银行和信用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9.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扎实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建设文化产业强市。加快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中国客家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工作,保护开发“客家围龙屋”、客家古村落和客家山歌、汉乐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办好“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推动文化与旅游、商业融合,发展文化会展业。以客家文化创意为核心,承接珠三角地区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转移,加快规划建设文化创意园区,推进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林风眠艺术园等建设。积极开发传媒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音乐创作、广告设计和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2至3家有客家特色、竞争力强的文化骨干企业。盘活客家文化特色资源,拍摄反映客家题材的影视作品,创作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客家文艺精品。深化以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等基地为主体的创作演出,加快建设电影院线等文化网络,推进客家文化有形化、市场化,发展客家文化休闲娱乐业。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培育文化中介行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逐步把文化产业建成我市支柱产业。实施振兴“足球之乡”规划,加快建设国家级足球训练基地,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发展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产业。
  三、抓好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的关键环节
  10.着力构建粤闽赣三边现代交通枢纽。以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实施梅河高速加铺沥青工程,全力推进梅大和济广、汕湛梅州段高速公路建设,争取立项建设畲华(梅县畲江—五华华阳)、大潮(大埔—潮州港)高速公路,加快205、206国道主干线改造,尽快动工建设鹰(潭)梅(州)、浦(城)梅(州)快速铁路,力争梅兴河增(梅州—兴宁—河源—增城)高速铁路和梅州至汕头连接深厦的快速铁路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加快构建粤闽赣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和国家公路枢纽城市,缩短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厦漳泉和潮汕地区的时空距离,努力把梅州打造成为对接珠三角、海西区和长三角的复合交通走廊和重要交通枢纽。确保如期完成梅县机场扩建工程,争取开辟国际货运航线,努力增加航线航班,把梅县机场建成重要的区域支线机场。
  11.着力加快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积极推动项目大招商。进一步转变理念,出台《梅州市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等政策措施,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经济部门和市属驻外专业招商队进行分类考核,加大力度,有选择性地招商引资。按照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要求,围绕转移园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瞄准珠三角、海西区、长三角和新能源集聚区等国际国内大市场,加大策划招商、专业招商、专题招商、产业招商力度,突出产业集群招商,着力引进生产力骨干项目。发挥外出乡贤多、港澳台同胞多和海外侨胞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回乡创业工程”。加强与大企业的对接,力争引进一批央企、大型国企、行业龙头企业等规模实力型企业。加强与省直部门的合作共建,依托其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扩宽发展领域。各县(市、区)要突出产业特色,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不断集聚提升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绿色的经济崛起的增长极。统筹园区工业化、生态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出台《关于加快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决定》和入园工业投资项目评审及管理办法,抓紧完善生产、生活、物流、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抓好重点项目特别是与主导产业配套、高科技、高效能项目,加强园区资源配置,创新园区开发模式,推动汽车配件园区、专业创业园区等的开发建设,加快把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成为“生态园区、工业新城”。加快东莞石碣(兴宁)产业园、丰顺园区的开发建设,瞄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战略产业,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对接,发挥集聚效应,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蕉华工业园和各县(市、区)要围绕各自产业与功能定位,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现错位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实施意见》和相配套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快推进5所万人、6所五千人规模中职技工学校建设,力争创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全省劳动力资源开发示范市和山区职教基地,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12.着力提升中心城镇辐射与带动能力。围绕“世界客都、宜居城乡”的目标定位和“城市向山拓展、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思路,建立全市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坚持以城带乡,扩大城市规模,加快“三旧”改造,增强城乡实力,提升城市价值,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梅城打造成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兴宁、丰顺两个次中心城市和其他县城、中心镇的建设,形成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加快构建梅城、兴宁和畲江的“金三角”城镇组团,推进产业集群、人口集聚。突出客家文化特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搞好城市建设,提升世界客都影响力。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加快重点电网、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搞活城市经营,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大力倡导“绿色城市、低碳生活”,如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13.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县、镇电子监察系统三级联网建设和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国企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激发体制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建成一批省级公共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双百工程”,重点扶持绿色现代产业100个优强项目和100家成长企业,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加强通信、电视、数据网络“三网”建设,推动政务活动、城市管理、企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发展资源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着力打造“数字梅州”。
  14.着力改善民生福利。以农村规范化学校建设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力争2013年建成“广东省教育强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卫生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继续实施农房统保政策,提高五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救助救济水平,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市级统筹,有重点地提高养老保险赡养比例、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困难群众救济金标准,切实提高全市的社会保障能力。到2020年,全市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5.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双到”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措施,确保到2012年,全市44315户贫困户实现“八个确保”、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551个贫困村实现“六有”目标。建立实施市、县(市、区)财政投入保障递增机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投入,形成全社会大扶贫格局。积极推动“双到”工作与落实“双转移”、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相结合,大力实施产业帮扶、龙头企业帮扶、招商项目帮扶、社会保障帮扶、学技就业帮扶、安居工程帮扶和金融帮扶等模式,推动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长远致富。实施专项督查制度和人大、政协专题视察活动,依照省、市的《考评办法》和《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任务不完成等现象,实行最严格的行政问责。
  16.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推进全省首个省市共建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县和生态示范镇创建活动,兴起植树造林、护林、绿化、美化高潮,重点加大城镇区域、旅游景点景区、主干道沿线的绿化、美化和亮化,为绿色的经济崛起营造优美的生态优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恢复重建、重点水源涵养林的生态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力争经过3至5年努力,森林覆盖率达70.5%以上。推动南岭山地森林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工作。加强江河、水库水源水质保护,提升城市后备水源供水能力。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完善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填埋处理设施,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收集治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问责机制,加强重大污染源控制,如期完成国家下达污染物减排总量任务。
  17.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整合各级政府部门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和相对集中审批新模式。简化审批事项手续,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服务企业的“直通车”制度,健全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企业融资、企信担保、信息咨询、创业辅导、教育培训、技术创新等行政服务功能。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建立实施每半年企业评议政府工作部门制度。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严格执行行政不作为问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18.着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环境。以创建公平正义法制环境和幸福祥和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提升全省刑事发案率最低、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的治安优势。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扩宽民意诉求渠道,充分发挥民声网上信访平台作用,完善县、镇、村(居)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网络信访平台建设。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改善用工环境,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力争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强化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
  19.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抓紧制定《梅州市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专门的绿色现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若干工作组,实行分类指导,统一协调,统筹推进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按照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定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制订相关配套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
  20.建立竞争性财政激励机制。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关系产业全局关键领域和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项目。对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区的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企业,给予技术研发、品牌培育、自主创新等专项扶持。统筹惠农资金的使用,突出对八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支持。
  21.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建立县域发展协调机制。按照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各县(市、区)发展定位。建立市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研究各县(市、区)工作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工作,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市、县(市、区)之间和各县(市、区)之间在产业发展、园区共建、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不定期研究重点项目检查分析制度,集中解决项目规划、策划、招商、申报和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省市、市县、部门之间的联动。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建立统筹安排全市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指标调节分配制度,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机制,积极推行征地拆迁联动机制,加大力度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切实解决土地“瓶颈”制约问题。
  22.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修订完善《梅州市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提高发展现代产业、建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开发等方面的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其他配套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劳动力转移就业、创建教育强市、“三名城”考核评价与综合考评体系相互对接,确保考核结果真正反映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成为评优评先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3.锻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香港、新加坡和国内有关高校、地方建设干部和人才培训基地,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在嘉应学院设立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每年培养一批在校生,毕业后选拔推荐到企业任职,对业绩优秀的定向招考到基层经济管理部门任职。制定完善加快引进优秀人才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意见,优化吸引人才环境,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我市绿色现代产业需要的创新科研团队、领军人才和其他拔尖人才。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公开选拔或招聘经济管理部门、产业发展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坚持按科学发展要求不拘一格用人才,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创新用人方式,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固本强基,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团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1/28 16:34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