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兴宁进士第饶屋镇宅文物考

查看数: 42002 | 评论数: 49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1/7/10 18:39

正文摘要:

   2011年春,兴宁进士第饶屋族人捐资维修祖屋。   四月十五日发现文物《廷对抡元》,三天后又发现文物《闱墨首选》。两手抄本分别与一本《罗家通书》一起放置,为镇宅宝物。文物拍照后已放回 ...

回复

粗茶清饭 发表于 2012/12/9 13:13
终年后由北京运到坪洋金坑小学旁的300米处安葬。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现只留痕迹。
粗茶清饭 发表于 2012/12/8 23:22
饶简香之墓

饶宝书,号简香。清朝同治进士、数学家、外交部长清代八国联军之役后,清廷被迫签订辱国条约,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当时在外务部有一个榷算司掌印郎中,名叫饶宝书。他在复核英国公便萨道义代表驻北京使节团所提交的赔款清单时,凭他一把算盘,发现多算了三千万两以上,主张应据理力争。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还不相信饶宝书这把中国算盘,竟能发现外国专家们那样巨大的差误,经试向英人提出后,萨道义承认计算确实有误,对饶宝书十分羡佩,甚至要求外务部让他见一见这位‘掌印官,。清代八国联军之役后,清廷被迫签订辱国条约,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当时在外务部有一个榷算司掌印郎中,名叫饶宝书。他在复核英国公使萨道义代表驻北京使节团所提交的赔款清单时,凭他一把算盘,发现多算了三千万两以上,主张应据理力争。终年后由北京运到金坑小学旁的300米处安葬。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10/7 10:04
饶宝书号简香,“简香公,光绪十八年进士”就是饶宝书。过去重男轻女,族谱一般不记录女性族人。按您所述推测,贵府先祖母饶芳麟应是饶宝书的姐妹。
siemenhu 发表于 2012/9/30 01:58
家祖中的先祖母叫饶芳麟
liyuanrao 发表于 2012/9/26 10:37
据兴宁东安饶氏族谱记载:九世光晋配谢氏生三子:宝善、宝书、宝鉴。可知饶宝书兄弟三个,至于他的姐妹,族谱并无记载.我只知道饶宝书与陈祥吉是姻亲,但到底谁与陈氏族人联婚也不清楚。饶宝书字经衡,号简香,咸丰1858生,民国元年1912卒,寿55岁。配李氏、妾梁氏甘氏,生四子:衍馨、衍祺、衍谟、衍绪。饶宝书十四岁中第一名秀才,光绪十五年与堂弟宝畴应乡试,兄弟同中举人,光绪十八年经会试、殿试中三甲第一名进士。饶宝书四子中有二子(衍祺、衍谟)配陈氏。
siemenhu 发表于 2012/9/23 22:53
家中有书提及曾祖父之舅为简香公,光绪十八年进士,是不是就是饶宝书?饶宝书有几兄妹?
liyuanrao 发表于 2012/9/10 09:39

饶宝书书法宋题(190312月)

  唐诗文体凡屡变,晚季遂不逮。惟书字迄三百年犹有贞观永徽以耒风骨气韵。李西台虽在宋初,实唐人书法之终也。过此,则益变而下矣。癸卯嘉平月书为

兰恺仁兄年大人正疵
弟饶宝书

注:贞观是指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公元627649)。



永徽指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

李西台即李建中,北宋书法家。字得中,号严夫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官工部郎中,曾任西京留司御史台,世称“李西台”。书法得欧阳询法,遒劲淳厚,行笔尤工。传世墨迹有《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等。

癸卯为1903年,嘉平月是农历对12月的一种别称。


何国澧1859-1937)字定怡,号兰恺。顺德人。189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史馆撰修、武英殿协修。曾在顺德凤山书院掌教。民国后居乡。著有《古镜妄言》等,工行书。(从清代百位进士书法册中题款可知兰恺仁兄、年大人是两人。年大人是谁未能考证。该册应是众进士应何、年二人之邀而书。)

liyuanrao 发表于 2012/9/3 12:12
上传“清代百位进士书法册”中饶宝书的一幅书法(1903年12月)

201282114026181b.jpg (75.46 KB, 下载次数: 543)

201282114026181b.jpg

201282114026181b.jpg (75.46 KB, 下载次数: 546)

201282114026181b.jpg
寒山迁客 发表于 2012/8/10 15:31
另据说兴宁县什么街的人民电影院原是饶氏先人的产业,伟光正来了之后,一夜之间,天下人都无产了
寒山迁客 发表于 2012/8/10 15:27
进士第东门口那个小门厅住着个老中医,记不起叫什么名了,很良善的一位长者,留一把银白胡须,很高古的样子。小是候母亲带我去他那看过病,门口两株年深日久石榴树,夜里我去偷过,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吧,再没吃过那么香的石榴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5/30 15:19
饶宝书的兄长饶宝善有一首题兴宁铁山嶂的诗很精采.

             铁嶂晴霞




题兴宁铁山嶂

宝善

铁山突兀晓凌霜,五峰奇峭入冥苍。怪石壁立天起,明万丈耀睛光。上连碧落通蓬岛,横扫晴空锦绣张。此中应有餐霞客,窃愿抠衣陟彼岗。俯瞰山河摘星斗,顾盼天地独低昂。恍惚赤城与沧海,悟得天地真文章。噫嘻铁嶂涌奇景,壮游五岳兴未央。郁郁葱葱谁望气,英豪钟毓古齐昌。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5/9 11:13
饶宝书堂弟、举人饶宝畴诗一首

      追忆陈宅丹桂及四相簪花图                               宝畴

桂丛深处隐留人,绿叶丹葩逐岁新。秀植燕山花有主,香分蟾窟月为邻。绕林阴翳身游遍,生子荣称目验真。寄语云岗诸父老,凭谁呵护祝长春。

簪花欢宴广陵春,金带围腰四相臣,菊圃晚香留异日,梅羹先兆卜芳晨。突来不速门前客,对酌相看入幕宾。过眼烟云今在否,风流老辈见何人。

饶宝畴简介


        兴宁东安饶氏十世宝畴公字湘衡,号砚农,同治1863年生,民国1918年卒。公天资聪达,五岁能辩四声。光绪州试第一名入县学,癸未岁试一等第四名,补廪生。公文才出众,是邑中文坛飞将。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乡试前,兴宁考生己三十四年未登乡榜,公与宝书公兄弟同科中举人。捷报电驰至邑,举县欢声雷动。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3/1 16:30
饶宝书诗一首




题周子仲万里看山图
                        
宝书

几秋落木雁号寒,燕市相逢酒未阑。琴剑恨无骚首地,风尘欲试折腰官。银缸夜品诗中画,铁笔朝翻腕底澜。竟自扫除余事去,不教柔翰误儒冠。

长江万里送君来,第蹇郊圻画境开。座上春风传粉本,马头山色指金台。五羊潮汐多时别,九陌输号逐梦回。此去苍梧峰万叠,披图更觉壮游哉。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2/19 10:35
狗屎树者,久喜也。
                —田力   
liyuanrao 发表于 2012/2/13 20:24





进士第饶屋屋场地理位置概况





进士第饶屋建成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座落在兴宁县城北门外三里的佛祖岭古榕树往北行两里的地方,地名洋垫(又叫洋镜)。左与永兴围陈屋、右与三省堂曾屋为邻,四周有十多个姓氏和睦相处。此地姓氏为张、饶、陈、刘、罗、彭、曾、华、廖、李、吴、朱等,张姓人口居首。进士第饶屋所处地理环境颇佳,现综述如下:




座北朝南——背靠岭岗,前方平坦,视野开阔,冬暖夏凉。屋前一马平川,良田千亩,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综观地势,近高远低,成顺水屋场之状。房屋建筑占地面积6~8亩,约有80多间房。



左青龙——左方有两条由左至右的水沟(一条自东北角向西南流经陈屋门前,一条自东向西流经四杠屋门前)宛如双龙汇合于饶屋栅斗门外。两水汇合后又分为两路:主流沿屋前池圹南岸由东向西缓流而去,涓涓细流、清澈透底、终年不息。支流改向池圹东北角,在分水处截住主流时,渠水由此支流流入池圹东北角的园形小池圹中,成双龙戏珠状。




右白虎——交通便利,士、农、工、商必经此道,财通商旺。从右边细斗门前行二十多米,垒一小土墩,上置甲石、旗杆,更显尊贵威严。再前行至池圹南岸右方,设一座小青石桥跨过水沟,便是一条由北向南的麻石板路,弯曲婉转如蟒。沿此路穿过佛祖岭直达兴宁县城,步行半小时左右可到达石光街。



前朱雀——禾坪外是一带状菜园,园外是一囗呈半月形的池圹。水圹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水深1.5米左右,面积约5亩。畜水充溢、水清如镜,纵遇天旱数月亦不干枯。

        池圹东西两岸各竖甲石一对,甲石中间立木旗杆一条,有数丈高。东为兄弟同科中双举人的甲石,西系中进士的甲石。此乃彰显举人、进士功德(中科甲)的标志性建筑。




在池圹的东北角,挖出一个近似园形的小池,直径十余米,俯视如珠。用数丈长的小水沟连接小池圹与主流沟渠。此小水沟与东面进水双沟、园形小池圹巧妙地构成二龙戏珠的形状。若遇丽日晴天,引水入池,波光闪烁,五彩斑烂。池圹上蜻蜓点水,紫燕低飞。池圹中游鱼浮动,鲤跃水面,翠鸟争抢。水禽集聚,捕食鱼虾。青蛙入水,赤蟹横行。周而复始,妙趣连生。令围观者乐而忘返,场景异常壮观。


池圹东岸有一口水井,西南角有一石窗排水口。池圹南岸左右两头各有一个“水车缺”,天旱时可放置水车取水抗旱。




后玄武——屋背有丘陵(岭岗)一座,原岭上长有松树,半坡上有学堂,供本家子弟读书。丘陵经几番修整后,形成一座园顶小山岗,近20米高。山坡上有两株大树 ,一为“狗屎树”,树干直径1米多,树冠成伞状,夏天纳凉特别舒畅。另一株是“冷青树”,树干略小,但直立挺拨,高约4~5丈。坡面铺满青草,四季常绿 ,景色迷人。




鹤栖鹿鸣—— 小山岗北面岭岭相连,绵延数里,民居繁多,人囗密集。四周环境天成秀丽,翠竹成林,郁郁葱葱。头顶彩蝶飞舞,空中百鸟成群,喜鹊报喜,赤鹤和鸣。山花烂漫,青草绿茵,羊肥牛壮,牧童欢歌,游人结伴,疑在画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美妙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地是福,鹿是
禄,鹤是寿。进士第饶屋所在地真不愧是福禄寿三星拱照、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田力  写于2012年春节

上传者说明:

进士第饶屋屋场地理位置概况”描绘的是1950年以前饶屋屋场的地形环境。百年沧桑, 时过境迁。有些陈年旧景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或记录在文字里。家乡老农田力听说进士第饶屋在网上的情况后大为兴奋,竟在春节期间冒寒写了“概况”一文,托人送来我处,要求上传到网上。我深为此举感动,特用电脑软件为该文绘了插图,以增强文章的直观效果。文中涉及一些风水问题,有人可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从另一角度看,风水学是人们总结几千年耒选择生态环境的经验,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里面有不少东西是科学的,值得现代人去研究。

附:进士第饶屋全景图


raoliyuan 发表于 2012/2/13 19:46





进士第饶屋屋场地理位置概况





进士第饶屋建成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座落在兴宁县城北门外三里的佛祖岭古榕树往北行两里的地方,地名洋垫(又叫洋镜)。左与永兴围陈屋、右与三省堂曾屋为邻,四周有十多个姓氏和睦相处。此地姓氏为张、饶、陈、刘、罗、彭、曾、华、廖、李、吴、朱等,张姓人口居首。进士第饶屋所处地理环境颇佳,现综述如下:




座北朝南——背靠岭岗,前方平坦,视野开阔,冬暖夏凉。屋前一马平川,良田千亩,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综观地势,近高远低,成顺水屋场之状。房屋建筑占地面积6~8亩,约有80多间房。



左青龙——左方有两条由左至右的水沟(一条自东北角向西南流经陈屋门前,一条自东向西流经四杠屋门前)宛如双龙汇合于饶屋栅斗门外。两水汇合后又分为两路:主流沿屋前池圹南岸由东向西缓流而去,涓涓细流、清澈透底、终年不息。支流改向池圹东北角,在分水处截住主流时,渠水由此支流流入池圹东北角的园形小池圹中,成双龙戏珠状。




右白虎——交通便利,士、农、工、商必经此道,财通商旺。从右边细斗门前行二十多米,垒一小土墩,上置甲石、旗杆,更显尊贵威严。再前行至池圹南岸右方,设一座小青石桥跨过水沟,便是一条由北向南的麻石板路,弯曲婉转如蟒。沿此路穿过佛祖岭直达兴宁县城,步行半小时左右可到达石光街。



前朱雀——禾坪外是一带状菜园,园外是一囗呈半月形的池圹。水圹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水深1.5米左右,面积约5亩。畜水充溢、水清如镜,纵遇天旱数月亦不干枯。

        池圹东西两岸各竖甲石一对,甲石中间立木旗杆一条,有数丈高。东为兄弟同科中双举人的甲石,西系中进士的甲石。此乃彰显举人、进士功德(中科甲)的标志性建筑。




在池圹的东北角,挖出一个近似园形的小池,直径十余米,俯视如珠。用数丈长的小水沟连接小池圹与主流沟渠。此小水沟与东面进水双沟、园形小池圹巧妙地构成二龙戏珠的形状。若遇丽日晴天,引水入池,波光闪烁,五彩斑烂。池圹上蜻蜓点水,紫燕低飞。池圹中游鱼浮动,鲤跃水面,翠鸟争抢。水禽集聚,捕食鱼虾。青蛙入水,赤蟹横行。周而复始,妙趣连生。令围观者乐而忘返,场景异常壮观。


池圹东岸有一口水井,西南角有一石窗排水口。池圹南岸左右两头各有一个“水车缺”,天旱时可放置水车取水抗旱。




后玄武——屋背有丘陵(岭岗)一座,原岭上长有松树,半坡上有学堂,供本家子弟读书。丘陵经几番修整后,形成一座园顶小山岗,近20米高。山坡上有两株大树 ,一为“狗屎树”,树干直径1米多,树冠成伞状,夏天纳凉特别舒畅。另一株是“冷青树”,树干略小,但直立挺拨,高约4~5丈。坡面铺满青草,四季常绿 ,景色迷人。




鹤栖鹿鸣—— 小山岗北面岭岭相连,绵延数里,民居繁多,人囗密集。四周环境天成秀丽,翠竹成林,郁郁葱葱。头顶彩蝶飞舞,空中百鸟成群,喜鹊报喜,赤鹤和鸣。山花烂漫,青草绿茵,羊肥牛壮,牧童欢歌,游人结伴,疑在画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美妙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地是福,鹿是
禄,鹤是寿。进士第饶屋所在地真不愧是福禄寿三星拱照、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田力  写于2012年春节

附:进士第饶屋全景图






















上传者说明:

进士第饶屋屋场地理位置概况”描绘的是1950年以前饶屋的地形环境。百年沧桑, 时过境迁。有些陈年旧景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或记录在文字里。家乡老农田力听说进士第饶屋在网上的情况后大为兴奋,竟在春节期间冒寒写了“概况”一文,托人送来我处,要求上传到网上。我深为此举感动,特用电脑软件为该文绘了插图,以增强文章的直观效果。文中涉及一些风水问题,有人可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从另一角度看,风水学是人们总结几千年耒选择生态环境的经验,而产生的一门学问。里面有不少东西是科学的,值得现代人去研究。

swimlv 发表于 2012/2/7 14:38
实在清末人才是不少,清政府不懂重用,落得个被颠覆的下场。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12/26 11:33
中国龙影视传媒:
   您好!我退休在外,未回家参加庆典活动,但家中有人将你录制的光碟带耒我处播放,我己拷贝该录像。多谢您为进士第饶屋的庆典录下精采画面。
                                                   raoliyuan  2011\12\26
中国龙影视传媒 发表于 2011/12/23 18:14
哈哈哈,这个视频是本人录制的,本人保已经存了全高清视频原稿,要的请联系,qq,357184120那天的气氛真的很热烈,看到饶氏的后裔那么虔诚,我只能使劲的拍!!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12/21 11:20
进士第饶屋维新复匾庆典场景(录像截图)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11/28 11:21

进士第饶屋考

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经三年基建后,宁中洋矮岭饶屋落成。兴宁东安饶氏九世祖光辅、光晋、光海三房族人从兴宁县城石光街迁居洋矮岭。该年,饶宝书进京会试中进士,故洋矮岭饶屋挂“进士第”匾,称洋岭进士第饶屋。1966年金匾被毁,先贤蒙尘。文革后重新挂匾,屋名一直不变。

上图为维新后进士第饶屋近照,不知是那位族人上传?能否按我在第1页所写邮址给我发份邮件,以便联系。

jsdr 发表于 2011/11/25 23:33
jsdr 发表于 2011/11/25 23:26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10/28 10:14

    兴宁饶姓人口虽然不多,但有“朝天围”和“石光下”等几个不同宗派之分。进士第饶屋属“石光下派”(邑人又常称为“绵安派”,事实上 “绵安”只是家族所经营的商号名称,不能涵盖所有“石光下派”的饶姓子孙。)大饶屋应该属于“朝天围派” (邑人亦常称为“谦记派”,而“谦记”也只是从朝天围分居到洋垫段的子孙所经营的商号名称,不能包括所有“朝天围派”的饶姓子孙。)

据史料及族谱记载,饶氏氏族来源古远,始于唐尧,尧都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史称唐尧。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是为尧姓。后因避讳加上“食”字偏旁而变为“饶”。

历代相传,几经迁徙 ,唐朝德宗年间,饶氏二十三世祖元亮公(江西一世祖)迁于江西饶州(万年县)鄱阳蓝田白干村开基创业。其后裔迁抚州、南城、福建建阳,再迁回抚州临川县长源乡。至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文四公携二子(首四、首五)南下兴宁石马圩开基,文四为兴宁石光下派一世祖。

与此同期,原江西与文四公共族的“如四公”传至二十九世表四公开基兴宁朝天围;登云公开基坜陂;二十六世琛一公开基兴宁洪溪桥。梅县、大埔、平远、五华等地饶氏族人皆源自江西饶氏。

rhc 发表于 2011/10/25 11:39
饶阿淮屋没那么长历史,石岗街饶屋早得多,我先辈是石岗街搬到洋岭进士第饶屋,再搬到细饶屋的。
小女人h 发表于 2011/10/25 01:31
宁中有大饶屋、五杠屋、进士第等好几个饶屋,不知你奶奶是哪个饶屋。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8/7 16:48



    我是大饶屋的人,大部分饶屋都是从饶阿淮分出去的。可以讲是兄弟分家一样的情况。我爷爷就是这样说滴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9/29 10:01

            晚清进士饶宝书

......

二、先生家世


先生名宝书,字经衡,号简香,生于清朝咸丰八年(
一八五八),卒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出生于兴宁城外石光下。始祖文四公于明朝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前后,从江西省长源县(转刊者注:应是江西抚州临川县长源乡避难前来兴宁定居。传到先生这一代已经十世。祖父饶锦绶,曾署海南岛会同县教谕。伯父饶光辅,为同治七年丁卯科举人,曾署肇庆府学、训导。堂叔饶海珊,为咸丰十六年丙辰科举人。堂弟饶宝畴(光辅之子),与先生同科,为光绪十五年已丑恩科举人。堂侄饶衍芬(光辅之孙),为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贡。先生父名光晋,母谢氏,育有三子,先生居次。长兄宝善,廪生,擅长古文诗赋。弟宝鉴,经商,为“绵安”字号创始人。先生有四子:长子衍馨,字叠荣,号桂山,秀才,书法温雅秀逸,酷似先生,曾任职外交部主事。次子衍祺,字远荣,号寿南,随父读书北京,早卒。三子衍汉,字铎荣,号謇臣;四子衍绪,字杏荣,号缵文,均经商。民国三十年代前后,曾在兴宁县立第一中学担任英文教席多年的饶鸿彦先生,以及稍后担任一中教务主任的饶士宏先生,在中山大学攻读工程的饶鸿为、饶鸿畅昆仲,均为先生嫡孙。

三、
先生生平


先生于十四岁入县学,中秀才。十五岁补廪生。光绪五年,先生二十二岁,考选优贡,赴京朝考,名列二等。旋奉父命,负笈省垣,就读粤秀、越华两书院,受业于吕拔湖、陈兰甫两先生之门,兰甫先生精通经学及音韵学为海内名宿,对先生极为器重,每评先生习作,辄曰:“此金殿中人物也。”先生亦无负师望,惟常对人说:“吾读举业文,不数遍即心烦意乱,
习算学,冥搜力索,累月不疲。”可见先生对新知之用心钻研与重视,非汨汩与世俗兴旧学者可比也。光绪十年,先生二十七岁,丁父忧,家居数载,穷年兀兀于研读“数理精蕴”等要籍。春秋佳日,或盛夏晚间,在禾坪乘凉,常为子侄辈讲解天文、算学,光绪十五年,先生三十二岁,应乡试中式,考取举人。光绪十八年,先生三十五岁参加壬辰科会试,考取贡士,殿试录取为三甲进士第一名。按该科除一甲进士三名外,二甲进士录取一百三十二名,三甲进士录取一百八十二名(注3)。国人所习知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即与先生同科,为二甲进士第三十四名。父老相传,先生殿试考卷,经八位阅卷大臣(注4)评阅,原录取于二甲前端,后来因其中一位读卷大臣于晚间阅卷,在烛光下发现试卷中某字下方卷面有揭簿迹象,疑为写错后刮去重写,为慎重起见,公议将试卷改排为第三甲首名。科举考试时代,特优试卷而稍有瑕疵者(如格式书写错误、涂改、污损、有错别字、揭簿等),均改排次一等之前端,此种情况,经常有之。



四、先生事功


先生考取进士后,初授户部主事。光绪二十二年,先生三十九岁,考选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五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敦聘先生为算学教习、翌年逢义和团之乱,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德宗西奔,京师大乱,同事多逃亡,先生独留守不去,并对人说:“居官有职守,余不当擅离京城一步。”光绪二十七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交部,先生以记名章京调外交部主事。“辛丑和约”订立,赔偿列强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史称“庚子赔款”),加上各省赔款,又增加二千余万两。清廷无力赔偿这笔巨款,议定分三十九年付清,附加三十九年利息,总数高达九亿八千二百余万两。消息传出,举国骇愕。列强态度强硬,几经交涉,绝不让步。即连负责缔约的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匡在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也说:“去年十一月初一曰始送到和议总纲十二款,不容改易一字。”致彼等虽“笔秃唇焦,卒以时局艰难,鲜能补救。”(注5)可知交涉之难与为害之深。先生职司稽核,丁此时艰,仍不辞辛劳,以其精湛的算学根底,详加核算,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历时四载,终于为国家节省白银数千万两。初列强见中国可欺,赔款为还金还银事争论不决,长达三年,继而又借口中国经济困难,倡议再将偿款期限延长,增加利息。清廷迫于情势,行将答应,先生则力言不可,建议另谋他策。朝廷重倚先生,授命与驻京各国使节磋商,又经一年,终于达成有利于我的协议五项:1、核减一九0二年至一九0四年镑亏二十余万镑。2、核减一九0五年镑亏银十余万两。3、每年预付款按月扣回四厘利息,以三十九年计算,清廷可节省白银一千余万两。4、还镑金额,归我国自购,当时镑价己落,每年可溢出镑余银数百万两。收回庚子年所失茶箱一案,先生坚持在偿俄赔款项下扣除,与俄使据理力争,终于迫使俄方同意,扣回俄币四十九万卢布。嗣为扣息一事,各国又横生枝节,谓前三年上半年多付之款不允下半年按扣利息。如按照此议,我国又将亏损白银四百余万两,先生自始至终据约驳复,坚持不让,其事始寝。


光绪二十九年,先生四十六岁,清廷以先生处理庚子赔款一事功劳卓著,升任为外交部榷算司主事。光绪三十二年,先生四十九岁,再升为和会司员外郎。光绪三十四年,先生五十一岁,擢升榷算司郎中。(转刊者注:民国元年四月二十四日,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通商司司长。)以身体素弱,操劳过度,难胜繁剧,终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十月)病逝京师任所,享年五十五岁。噩耗传来,无论识与不识,无不深表痛惜哀悼。政府追念贤劳,特授先生长子衍馨为外交部佥事,清华大学校董,并拨银二千元为治丧费用,家属扶柩回乡安葬。

              

                                  摘自《台北市兴宁同乡会文刊》第九期




一九九三年元月出版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8/31 10:32
转发一文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8/31 10:16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8/7 16:48
宁中有大饶屋、五杠屋、进士第等好几个饶屋,不知你奶奶是哪个饶屋。
我的根在兴宁 发表于 2011/8/5 21:18
我奶奶也是宁中饶屋人,不知是不是该屋。
唔同介声音 发表于 2011/8/3 11:12
一定要保护好啊!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31 13:55
饶宝书书法(复原)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25 16:14
饶宝书五言八韵诗一首(残缺)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7/24 09:41
赞饶宝书

庚子风云 神算拒列强 护银三千万 青史留芳名;
辛亥革命 清官辅民国 通商四万里 宝书谱新章。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22 17:13
国平宗亲:
  你好!《廷对抡元》和《闱墨首选》因存放不够完善,比较残旧。因我退休在外,《廷对抡元》是我兄长从族人手中借出送来我处,破损相当严重,已达到不敢扫描或复印的地步,我只能用相机将其拍摄。《闱墨首选》是我兄在兴宁扫描后捎给我的。现两手抄本影印件在我处,我可将其邮寄给你。我的电子邮箱是
raoliyuan@sohu.com   请告知你的邮址。
饶国平 发表于 2011/7/22 10:47
宗亲你好,这条消息我转去了http://www.raoshi.cn/raoshi/aboutus/click.asp?id=691 饶宝书会试殿试文章能录成电子版吗?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7/21 09:58
饶宝书题兴宁韦清姑墓门石镌对联
    冢草犹留,无恙贞魂归夜月;
    江流不转,可怜清节比秋霜。                                    
饶宝书题韦清姑碑志
  清姑葬此九十余年矣,年湮代远,水逼山崩,孤冢残碑,临流岌岌,过者伤之。因议修筑,以妥贞魂。蹉呼!绿珠堕楼,红颜命薄;黄土埋玉,彤管名留。借白水以盟心,幸青山之无恙。乃高岸深谷,转来鱼腹之悲;蔓草荒烟,莫护牛眠之地。非廑封树,能免沧桑乎?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18 17:14
再上传一幅饶宝书书法中堂
   
饶宝书书法中堂宋体(供参考)   
   周文矩画苏若兰诋别会合图,卷后有李易安小楷线锦回文诗并则天璇玑图记。书画皆精,藏于陈湖陆氏。
小鹤一兄大雅属                 饶宝书
  *周文矩,中国五代南唐画家。工笔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于仕女。
  苏若兰,著名才女,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诋别会合图指她与窦滔的爱情故事。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17 09:05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易看懂饶宝书1905年的书法,现将其译成印刷宋体(供参考)   
       元镇书法本自遒劲,旋鱿清婉。画不原,初详整、渐趋简。 后世人但尚老笔,纷披而不知其蚤岁之精细陋书哉。   

               乙巳九月书为
鉴堂三兄大人雅正            饶宝书           
*古文中“鱿”即“柔”,“蚤”同“早”。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7/16 15:54
正是在宁江中学旁边 。
饮水思源 发表于 2011/7/16 12:23
这个围龙屋真的很大,要好好维护,围龙屋是我们兴宁的特产。是在宁江中学旁边的饶屋吗?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15 10:55
图未传好,是“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了”,请原谅。现再传一幅饶宝书的行书作品,但愿不要再出错了。
   
006 发表于 2011/7/15 07:57
4楼大叔是谁,图排有点乱,文笔倒脱俗。可是头像......实在太猥琐了!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14 09:35
上一次图未发好,抱歉之至。

                              少年饶宝书的传说
一个故事     饶宝书兴宁城镇人(1852~1912),曾考取秀才、进士。传说他在十三岁时,春节期间,父兄带他游览和山岩文昌祠。父兄叫他参拜文武二帝,祝愿考取秀才。饶宝书还记得《四书》上有“敬鬼神而远之”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两句话,他出于听父兄的话,又想《四书》上的意思是,祭祀神明必须象神明就在座一样,不能怠慢,于是就恭敬地参拜了文武二帝。说来真巧,当年秋天考试,十三岁的饶宝书考中秀才第一名。从此和山岩文昌祠的名声大振了。据说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是出自《四书》的,饶宝书考的文题正是“敬鬼神而远之”云云。
(转刊者注:饶宝书后来专门为和山岩题写“天然妙境”匾,直到现在此匾石刻仍挂在和山岩寺庙内)
                   摘自和山岩文昌祠门囗《文昌祠历史与现状概况》

附图:饶宝书题“天然妙境”(石刻)

都市情人 发表于 2011/7/13 21:24
raoliyuan 发表于 2011/7/13 15:13
饶宝书祝寿文寻访记
        2010年初,从网上得知饶宝书于光绪24年写给其姻亲陈颉仁夫人的祝寿文10 条幅被兴宁收藏家李先生收藏。10月下旬,从外地返兴的十四世族人几经寻访,终于在兴宁城找到李先生。经协商,李先生同意让我们观看、拍摄10 幅祝寿文中的4 幅。
        访谈中,李先生告知祝寿文耒历。据说,陈祥吉的三位后人分家时,家产三分,一得瓷器,一得家具,一得书画。得书画的一脉传至本世纪初时,仅剩一寡妇及其子。该妇人穷志坚,竭尽全力培养儿子。当儿子读至大学三年级时已卖尽家产。为让儿子完成学业,只好将家传书画低价出让。机缘巧合,终让 饶氐族人在100 多年后得以观赏先贤墨宝的真容。
       我辈深感历史之无情,命运之坎坷,世事之难测。所幸者该寡妇的儿子学有所成,母子俩生活安康。字画有知,当感欣慰。                                                           
                                                                           十四世族人 2010年10月20日

附图:饶宝书祝寿文二幅
        

2k.jpg (90.34 KB, 下载次数: 656)

2k.jpg

4n.jpg (95.79 KB, 下载次数: 661)

4n.jpg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7/12 20:09
饶宝书在兴宁的故居
饶宝书在兴宁的故居有三处:在未中进士前,居县城石光街;1892年中进士那年迁居宁中镇洋岭村;他的子侄辈后来又迁至洪溪桥附近的鹤子树。其直系亲属现仍居鹤子树,其余两处现居住的是他的叔伯后辈。石光街饶屋己被拆除。下面是饶宝书为洋岭进士第撰写的对联:
大门对联
  春浓四野
  学绍双峰
大门前石柱对联
  旭日丽平畴添几许林泉春色
  炊烟连润屋觉仍是城廓人家
头杠对联
  禾黍云连恒有岁
  蓬莱日近早逢春
二杠对联
  齑盐风味家仍旧
  杼柚文章局变新
三杠对联
  闲阶看蝶思馀庆
  芳径闻莺卜有邻
尖尾阁对联
  几畦寒菜供烹脍
  半亩荒圹祝梦鱼
大斗门对联
  门迎紫气
  律转青阳
*对联字词注释(供参考)   
       绍—继承;双峰—宗族先贤、宋代大学者饶鲁。饶鲁字伯舆、号双峰,江西馀干人。赴试不第,潜心圣学。作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齑—捣碎的姜、蒜头等;  杼柚—织布机的梭和筘,比喻诗文的组织、构思;脍—细切的肉;青阳—春天。

1:洋岭进士第饶屋


      


2:进士第匾


      
liyuanrao 发表于 2011/7/12 16:59
晚清进士饶宝书
饶宝书(1858~1912),字经衡,号简香,兴宁县城镇人。是一位数学家,清末曾任外交部主事。
饶宝书在光绪乙丑(1889年)中举人。光绪壬辰(1892年)会试中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授户部主事。光绪丙申(1896年),考选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已亥(1899年),任京师大学算教司。光绪辛丑(1901年),调任外交部主事。当时,按“辛丑条约”所定,清朝要向列强赔偿巨款。饶严密核算偿金和利息等项,为国家节省白银3千万两,又与沙俄使节交涉茶箱一案,为国家追回俄币49万卢布。由于有功,于癸卯(1903年)补授外交部榷算司主事。丙午(1906年)升任和会司员外郎。戊申(1908年)擢榷算司郎中。民国元年(1912年)4月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通商司司长、。因操劳过度,于1912年10月卒于京邸,终年54岁。灵柩归葬兴宁。
附:饶宝书的算盘
   清代八国联军之役后, 1901年(辛丑年)9月,清廷被迫签订辱国条约,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当时外交部有一个掌印主事,名叫饶宝书。他在复核英国公使萨道义代表驻北京使节团所提交的赔款清单时,凭他一把算盘,发现多算了三千万两以上,主张应据理力争。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外交部右侍郎唐绍仪还不相信饶宝书这把中国算盘,竟能发现外国专家们那样巨大的差误。经试向英人提出后,萨道义承认计算确实有误,对饶宝书十分羡佩,甚至要求外交部让他见一见这位掌印官。
      摘自 《世界经济导报》1982年4月12日副刊.》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17 19:3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