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20541|回复: 2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兴宁教育局:关于处理叶塘中学学生打架事件的情况说明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1
发表于 2017/10/15 08:55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兴一百姓 发表于 2017/10/15 06:43
我记得以前学生在一起打闹的时候如果老师突然出现,学生马上就散了!现在的问题不是老师不管,而是为什么学 ...

的确值得深思,看视频那个赤膊的分明就是学生地痞二流子样,家长看不见?不教育的吗?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7/10/15 10:27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思 发表于 2017/10/15 10:24
这说明师德完全不在了。尸位素餐了。

你是领着退休金站着说话不腰疼。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17/10/16 11:54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俊彩星驰 发表于 2017/10/16 09:58
我认为, 对朱老师的处分是应该的, 也是必须的, 不然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形, 每个老师都可以无动于衷, 假 ...

道理!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17/10/16 21:25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地人 发表于 2017/10/16 21:16
会不会出现以下情形呢:比如说劝架过程中,痞子学生对老师说:“你不要多管闲事,多管闲事连你也不放过” ...

握手,毕竟老师是单打独斗在明处,那些流氓混混在暗处,防不胜防啊。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5
发表于 2017/10/16 21:26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卖地人 发表于 2017/10/16 21:19
我不是支持胆小的老师,但一些痞子学生确实是没人性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好做什么不好做,在校违反课堂纪律和 ...

现实写照!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6
发表于 2017/10/16 21:28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思 发表于 2017/10/16 11:03
老师领了人民的工资,其职责首先是——起码在校内保护学生的安全,见死不救就是失却职责,就是没有师德;当 ...

若思事不关己说话不腰疼马后炮唾沫横飞,真要是你遇到怕是早就躲得远远的了。

149

主题

3536

帖子

6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7
发表于 2017/11/7 13:58 兴宁A8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情梗概 齐齐哈尔一位学校的张副校长“火”了,在教室里公开与学生发生争执,被人拍下视频,放到了网上。乍一看,如果不了解现场情况,对老师人品不熟悉的人,肯定以为又是无良老师体罚学生。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事件回顾    后来在微博上,有张校长带过的学生站出来说话:  张晓华在二中这些年来一直都一步一个脚印,人品正直,这是公认的,就是因为这样的负责任的教师,敢管别人不敢管的事,才会让二中在歪风邪气中不受影响。  也有学生称:  晓华老师人很好,但脾气是众所周知的,愿各位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武断下结论。”   在微博上,不少张校长曾经的学生纷纷站出来,为张校长说话。这才使得事实真相出来。  原来,张校长在下课时维持课间秩序,纠正一位同学在走廊大声喧哗的行为。这位同学置若罔闻,冲撞校长,导致冲突,由于学生不服管,再加上张校长脾气比较暴躁,发生了争吵。  张校长说:“校长不当了,也不惯你。”  事件处理结果是,当地纪委介入调查,责令教育局严肃处理。张副校长党内严重警告,撤职调离;该校校长党内警告;教育局分管副局长诫勉谈话。  于是,“终于,没有人再能敢管熊孩子了。”  有人说:“其实张晓华这个事情,教育局这么处理是得当的,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你再怎么生气,怎么能对学生爆粗口呢?” 其他人说:“是呀,她都知道自己是个老师,那个学生得多混蛋,才能让一个成年人,不顾自己老师的形象,当众爆粗口去骂人。你不能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讲,你也替老师想一想,毕竟,对学生承担管理责任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自己。”    今天,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  张晓华并不是个例,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因为老师管学生,发生冲突,老师因而受到教育局惩罚的事情。  ◆ 前段时间,在广西南宁,一位老师因为阻止男生在教室走廊上吸烟,和学生发生冲突,被告到教育局,老师被辞退调岗。  ◆ 2014年11月4日,湖北一位初中生上课看小说,被班主任发现了之后,批评了几句,而且叫他罚站。结果这位学生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直接从4楼跳了下去。班主任当场就吓傻了。“不就是批评了他几句,要他认真学习吗?为什么突然就跳楼了。”   对于该现象,大家纷纷发言:  “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敢犯错,而老师不敢管。”怎么管呢?说轻一点没用,说重一点,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被投诉辞退调岗,还算是轻的。  “你说说,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敢管,哪个老师敢教?”敢管的老师都被压制了;想管的老师看了看真管的老师的下场,缩了缩头;不想管的老师任由着他去。  于是,家长舍不得管,老师不想管。你的孩子越来越野,熊孩子越来越多。     熊孩子的破坏力惊人  ◆ 前阵子,一对中国夫妻带着6岁的孩子,去美国洛杉矶度假,结果上飞机之后,孩子一直在飞机上闹腾,对旁边的小哥拳打脚踢,叽叽歪歪。小哥在几经包容之后,礼貌地请求孩子的父亲能否管教好自己的孩子,结果父亲直接无视。  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小哥痛骂了熊孩子一顿,该父亲居然和小哥扭打了起来,熊孩子还是在一旁闹腾。乘务员暂时将他们分开。这才安静下来。  飞机落地,迎接他们的却是FBI全副武装的执法人员,以及边防警察、机场安保等人员。   ◆ 2014年6月8日,在江苏省江阴市,两个熊孩子在家闲着没事,把放在天台上的杂物一一向外丢下,一块砖头击中一位新娘的头部,新娘当刻殒命。  ◆ 2011年,两个熊孩子埋伏在高速道路两旁,把路边的石块扔向来往的车辆,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被石块砸到,石块击破挡风玻璃割破左额动脉,当场流血过多身亡。这是见诸报端的,没被报道的事例更是多。  这就是熊孩子的闹事能力。     熊孩子熊的根本原因:意识不到错误成本  那么,熊孩子为什么这么熊呢?  一位社会学教授做过一份小实验,简单来说,他找了一些年龄相当,尚未入学的孩子,把孩子们分为三批。  他先给他们一些很好吃的糖果,随后把糖果收回。然后设置了一场游戏,每个孩子身上都绑定一个电子计数器,他让孩子们去通关这个游戏。不过必须要遵守规则,每一次犯规,电子计数器上的糖果数量都会减少,最终他们到终点,电子技术器上显示的数字,就是他们可以领到的糖果数量。  三批孩子设定不同的惩罚规则:  第一批孩子犯规时,电子计数器的数字减少量会随着他们犯规的次数增加,也就是说,犯规越多,每次减少的数字都比上次减少的数字更多;  第二批孩子犯规时,电子技器的数字减少总是一样的;  第三批孩子犯规时,一开始犯规就予以重罚,电子技术器的数字直接减掉三分之一,不过随着犯规次数的增加,减少量逐渐减少。  最后的实验结果发现:第一批孩子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游戏,并且拿到较多的糖果;第二批孩子能顺利完成游戏,但拿到的糖果数量较少;第三批孩子很多根本无法顺利通关游戏,并且到后期大吵大闹。  他说:“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场景下,会乖,也可能会熊,关键看你怎么向孩子传递错误成本。”  很多人认为,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错误成本,其实不然。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家长和社会没有正确地向孩子传达犯错成本。  第一批的孩子,由于惩罚力度是逐渐增加的,他们对规则会愈加敬畏,同时之前的惩罚作为已经失去的错误成本,会让他们珍惜已有的糖果;  第三批的孩子,由于一开始惩罚力度就很大,但他们对规则又不是很熟悉,所以难免会再次犯规,而惩罚力度又会逐渐减少,会在他们心里形成规则不重要的印象。所以,他们在后期犯规会越来越频繁,无法通关游戏,于是自暴自弃,甚至挑战更大的规则,那就是游戏规则本身的科学性。  这也形成我们眼中的熊孩子闹事的形象。其实,绝大部分熊孩子闹事,都是家长和社会错误地传达犯错成本。    老师能够教育好熊孩子  这个实验还能得出一个结论:老师能够教育好熊孩子。  我一个做过幼师的朋友,按照幼儿园的那一套教育规则来教育她的小孩,每次看到因为惩罚而掉眼泪的孩子都会心疼,把惩罚力度降低。  她说:“其实父母是代替不了老师这个角色的。因为父母,就是父母,是有血缘关系在的。”让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充当职业教育者去管熊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错位,正如他所说,这会错误地向孩子传递犯错成本。因为父母总会降低犯错成本。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若真的按照这句话来,恐怕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是别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和子女是一体的,父母作为教育者,没有办法像老师那样,以第三方身份存在,客观教育孩子。如果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懂得基本的社会规则,那么与父母相比,老师这个角色,离社会更近一些。  如果现在父母偏袒熊孩子,老师再偏袒熊孩子,未来,社会会加倍刺痛熊孩子。  父母可以是孩子的人格榜样,但父母无法代替老师,成为社会规则的捍卫者。所以,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呼吁:请不要把老师置于不敢管的境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11 05:53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