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显示,慢阻肺只有20%的重病和极重病例,八成以上病情较轻,但目前的情况是,这八成轻病例,大多都没在早期治疗,而是把疾病拖到晚期才到医院
坐着咳,躺着喘,别说走路、上楼,就连坐着、躺着都会呼吸困难……这是很多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到了疾病晚期的真实写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在长期慢性症状的基础上,反复出现急性发作,加速了疾病的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是目前全球第四位 “死亡杀手”。 每年的11月18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日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世界卫生组织将慢阻肺定义为“可防可治”的疾病,但慢阻肺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治疗难度较大。“不仅要花更多的钱,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好。”钟院士说,因此慢阻肺防治的关键贵在“早”,即早发现,早防治。
现状:到医院看病的多数是重病号
据钟南山院士介绍,慢阻肺的严重程度分级主要依据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从数量分布的角度来看,20%属于重度和极重度患者,而80%为轻中度患者。然而,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多数是属于重度和极重度的患者。也就是说,原本那80%的轻病号,几乎都是拖成了重病才治疗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由于对慢阻肺认识不足,多数的轻中度患者仍然每天吸烟,从来不到医院检查。等疾病发展到重度和极重度的时候,才住院治疗。“而到了这种情况,患者每次住院花费平均超过1万元,如果入住重症监护室,则可能花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疗效却经常是不尽如人意。”钟南山说。
危害:12%的慢阻肺患者无法出门
除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外,慢阻肺的危害还在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针对中国的慢阻肺现状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其中有12%的患者因为呼吸太困难而无法出门。此外,慢阻肺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慢阻肺还可以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和健康状况,例如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胃肠功能下降和心脏病等。
健康备忘: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慢阻肺早期诊断、健康追踪检查及指导的研究项目,对长期吸烟或有慢性咳嗽、咳痰或气促的40岁以上的广州市民提供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和健康指导,地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住院大楼28楼示教室,详情可致电郭医生、谢医生咨询,电话:13751763220。
治疗:早治疗费用低、效果好
慢阻肺尽管可怕,但世界卫生组织却将其定义为“可防可治”的疾病。
“‘慢阻肺可以预防’比较容易理解。”钟院士解释说,因为吸烟等危险因素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能够及时避免,就能够有效预防慢阻肺。
“而‘慢阻肺可以治疗’这一问题则需要恰当的理解。”钟南山说,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慢阻肺导致的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的改变,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只有少部分可能通过治疗得到改善。“然而,这并不代表慢阻肺不可以从治疗中获益。”钟南山指出,在慢阻肺的早期,当疾病对肺部的损伤还不严重的时候,及时采取防止措施,需要使用的药物和治疗费用相对较低,起到的效果较好,可谓“事半功倍”。
早期综合防治措施包括:
(1)彻底戒烟和改善空气污染。吸烟是该病的罪魁祸首,戒烟是缓解病情恶化的最有效的方法。若不戒烟,治疗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改善空气污染方面,除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外,个人需要特别注意改善室内空气洁净的问题,比如说,厨房安装抽油烟机、改善房间的通风、避免室内二手烟等。
(2)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应注意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感冒流行期间宜减少集体活动,室内应注意通风,气候变化应做好保暖防寒工作,避免用煤炉取暖。严重的慢阻肺或者年龄超过65岁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流感疫苗等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
(3)加强康复锻炼。可根据个人病情轻重及耐受能力,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治疗。
治疗慢阻肺
要打持久战
目前,多数慢阻肺患者都是在疾病急性发作的时候才去看病和用药,而在平时(缓解期)却没有坚持治疗。“而事实上,平时的规范治疗更加重要,除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的需要,其最终结果是改善健康状况的同时,减轻了医疗的负担。”钟南山说。
小贴士
如何早期发现自己是否患有慢阻肺?
慢阻肺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咳痰,也有部分无症状。由于症状比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容易被忽视,因而很多患者错过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肺功能检查是早期发现慢阻肺最有效的方法。肺功能检查很简单,只需要做一次大力的深呼吸即可,可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建议,有患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或者有慢性咳嗽、咳痰或气促者,尤其是40岁以上吸烟者,至少每半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黎蘅 戴丽娟) |
|